猴的解釋|猴的意思|“猴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猴”字多么像一幅圖畫,可是它不是畫卻是一個字。這個字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上就被刻上了,后人把它叫作“夒(náo)”有人認為它是“獼猴”、“母猴”或“沐猴”,后人也把它叫做猱夒(náo)。“猱”這種動物在商朝是被人們捕獲獵取的對象。猱也是猴子的一種,有人說它是猱猴。夒和猱形體相近,讀音也一樣,常常被混為一個字。為了區別,才在形體上有些變化,如“夒”字手掌朝上,而這個“猱”字的手掌卻朝下;手掌朝上的“夒”字多半是站著的,用于商朝老祖先的名字,如“高祖夒”;而手掌朝下的“猱”字多半是坐著的,用于被獵取的對象,如“獲猱”。它們都像猴子的形狀,這就是造字之初的含義,即本義。也叫“象形字”,即現在所說的表意字。
中國大文字學家許慎在《說文解字》里對“猴”字的解釋是這樣說的:“猴,夒也,從犬侯聲。”意思是說,猴字就是夒字,用犬會意,讀侯的聲音。許慎沒見過甲骨文,但他對猴字所作出的解釋,是難能可貴的。
商朝人把夒猴當成祖先進行祭祀供奉,這和原始氏族社會的動物圖騰崇拜分不開。有人認為商朝人的某位始祖當初過游牧漁獵生活的時候,可能是以夒猴當作圖騰崇拜物,商朝人還為夒猴圖騰修建過宗廟,每逢大事都要向夒猴進行祭祀問卜。由于文字的發展,“夒”和“猱”兩個字雖寫法不同,但讀音會意都是一個;它們在書面語言里被保留下來,而在口語里“猴”字卻代替了它們。
人類對猴子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。猴子聰明伶俐,一些動作和人有些相似,所以人們在形容一個人聰明機靈時往往說:“猴精猴精的”,如果說小孩好動,就說“像猴子似的,沒有一分鐘老實氣兒。”還有歇后語“猴子爬竿——上躥下跳”;“猴子跳圈——竄來竄去”;“猴子的屁股——坐不住”;“猴子撈月——空忙一場”;“猴子耍大刀——胡砍”;“猴子看戲——干瞪眼”等等。
中國有句俗話說:“山中無老虎,猴子稱大王”,意思是說老虎這個百獸之王,如果不在山中,那些猴子便稱王稱霸起來,語意中含有貶義。
“西游記”里的美猴王孫悟空,跟隨唐僧去西天取經,斬妖除魔,打遍天下無敵手。這個人格化的猴子,神通廣大,活潑正直,是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英雄形象。黃金在古代是最珍貴的金屬,古人視它為寶,而人們在猴字的前邊冠上個金字,名為“金猴”。由此可以看出,猴子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。
猴子和人相比有時也是很幼稚簡單的,它們喜歡摹仿人的動作。民間有則故事說:在河邊沙灘上,有一個捕猴人假裝喝葫蘆里的酒和往腳上穿裝有沙子的大頭鞋,這些動作其實都是做給猴子看的。猴子看在眼里,記在心上,當捕猴人“離開”沙灘時,這些群猴便在老猴的帶領下,一窩蜂似的撲向酒葫蘆和大頭鞋。有的喝酒,有的穿鞋,不一會兒工夫,這些猴子便東倒西歪,腳上的大頭鞋很沉重,猴子步履艱難,最后都成了捕猴人的獵物。
“猴”字還有“瘦”的含義,所以往往形容一個人“瘦”時就叫“瘦猴”。“尖嘴猴腮”,這句話帶有貶義。
猴子不是家畜,它在人類生活中與人沒有“馬牛羊雞犬豕”六畜關系密切。猴子也是生肖中的一員,在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九位,名為“申猴”。
上一篇:貓的解釋|貓的意思|“貓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率的解釋|率的意思|“率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