瓜的解釋|瓜的意思|“瓜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瓜”字是個象形字。由于瓜的形狀不易辨認,古人為了表示瓜,就連帶把瓜蔓、瓜須也畫了出來。楷書“瓜”字已不像瓜的樣子,但仍然可以看出從金文、小篆變化過來的痕跡。“瓜”的古今意義基本相同。
“瓜”是一種蔓生的葫蘆科植物,果實可以吃,種類很多,如西瓜、南瓜、冬瓜、黃瓜、菜瓜等等。有一首古詩叫《君子行》,其中兩句是:“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整冠。”意思是說:經過別人的瓜田,即使鞋子掉了,也不要彎下身去提鞋,免得別人會懷疑你在偷瓜;走過別人的李樹下面,即使帽子被碰歪了,也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,免得別人會懷疑你在偷摘李子。后來就用“瓜田李下”來比喻容易引起懷疑或誤解的地方,用“瓜李之嫌”來比喻處在被懷疑的境地之中,用“瓜李之人”來喻指有嫌疑的人。
春秋時齊襄公叫連稱和管至父兩個人去守衛(wèi)葵丘,去時正當瓜熟的季節(jié),齊侯就對他們說:“及瓜而代。”意思是等到明年瓜熟時就派人接替。后來就把任期已滿由他人接替叫做“瓜代”,而官員任職期滿由別人接任的日期就叫“瓜期”。
有一個詞叫“瓜潤”,意思是說瓜得到灌溉而長得豐美。據漢代賈誼的《新書》記載,戰(zhàn)國時,梁大夫宋就擔任邊縣令,與楚國鄰界。梁國和楚國的邊界都種瓜,梁人勤于灌溉,瓜長得好。楚人懶于灌溉,瓜長得不好。楚人見梁人的瓜比自己的瓜長得好,非常不高興,就在夜晚去梁人的瓜田里擾亂。梁人知道后想報復,宋就不許,反而派人在夜晚替楚人代灌瓜田,楚人的瓜得到灌溉,也越長越豐美。楚王聽說了這件事,從此與梁國交好。后來就用“瓜潤”作為以德報怨、消除仇隙的典故。
舊時文人拆“瓜”字為二八字,隱二八十六之意,因此舊時詩文中習慣于稱女子十六歲為“破瓜之年”,稱十六歲的女子為“瓜字初分”。
“瓜”的種子叫瓜子,有些瓜子炒熟后可以吃,如西瓜子、南瓜子。瓜子的形狀一般都是微長而窄,上部略圓,下部略尖,因此形似瓜子的臉型就叫瓜子臉。安徽六(lù)安、霍山一帶產一種綠茶叫瓜片,葉片經加工后片片朵散,葉緣微翹,形狀像瓜子殼,因此叫“瓜片”。有一句俗語叫“瓜子不大是人心”,也有說成是“瓜子不飽暖人心”,“人”與瓜仁的“仁”諧音雙關,喻指物輕意重。
“瓜”與莖相連的部分叫蒂,瓜成熟后,瓜蒂會自然脫落。“瓜熟蒂落”原是用來比喻胎兒成熟,自然會分娩,后來多用來比喻客觀條件具備、時機成熟,事情自然會成功。
“瓜”和葛都是蔓生的植物,能纏繞或攀附在別的物體上,因此就用“瓜葛”來比喻輾轉相連的親戚關系或社會關系,也泛指兩件事情互相牽連的關系。也說“瓜連蔓引”、“瓜連”。
因“瓜”含有“任人切割”的意思,由此引申出“像切瓜一樣地”的意義來。瓜分,是指像切瓜一樣地分割或分配,常指分割國土或劃分疆界。瓜分天下,指像切瓜一樣地分割天下。也說成“瓜剖”或“瓜剖豆分”。
“瓜”是個部首字,凡由“瓜”字組成的字多與瓜果有關,如“瓠、瓢、瓣、瓤”等。
上一篇:璧的解釋|璧的意思|“璧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甕的解釋|甕的意思|“甕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