斧的解釋|斧的意思|“斧”字的基本解釋
斧是一個形聲字。上邊的父表示讀音,下邊的斤指的就是斧子。中國有個成語叫運斤成風,就是形容有個人使斧子使得又快又準,掄起斧子來能帶起一陣風。凡是和斧子有關的字常常用斤來表示意義。《說文解字》說:“斧,斫也。”斫是石頭做的斧子。斧這個字,甲骨文中就有。中國的考古學家從地下發掘出來的石器時代的物品中也有石斧,這都說明斧這種工具被人類使用已經有很長歷史了。傳說大禹有一把神斧,治水時常用它來劈開大山,使水道暢通。河南省三門峽市黃河水道上的人門、神門、鬼門這三個峽口,傳說就是大禹劈出來的。在神話故事《寶蓮燈》中,沉香為了救出被二郎神壓在山下的母親華山圣母,也曾偷來神斧,力劈華山。
關于斧字,中國有一個古老的成語叫班門弄斧。班就是魯班。魯班并不姓魯,他姓公輸,名班,生于春秋末期的魯國,所以又叫魯班。魯班是木工的始祖,是古代的一位大發明家,木匠用的錐、鋸、刨、鉆、曲尺等工具,都是他發明的。《韓非子》中說,他雕刻的木鳥能在空中飛行三天,他制作的用木頭人駕駛的木制馬車能自己搬運東西。他曾為楚國制作過一種叫鉤鉅的武器,能阻擋并拉住敵人的戰船。他設計、建造過很多橋梁、宮殿。古代攻城用的云梯也是他發明的。總之,魯班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能工巧匠。所以,在魯班這樣的巧匠面前賣弄技藝,自然是很不知足、很不合適的。因此,班門弄斧這個成語常用來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。如《鏡花緣》第五十二回也說:“聽說亭亭姐姐學問淵博,妹子我何敢班門弄斧?”何敢班門弄斧,就是說我怎敢在亭亭姐姐面前賣弄我的言辭。
斧是砍東西用的工具。《荀子·勸學》中說:“林木茂而斧斤至焉。”是說樹木長得茂盛了就有人拿斧子來砍伐了。在古代,斧子還可以作為兵器或殺人的刑具。《水滸傳》中那位性情雖然魯莽但卻俠肝義膽的黑旋風李逵,他的典型形象就是手舞兩把大斧。
斧字可以作動詞用,意思是用斧砍。《聊齋志異·小翠》里說:“公怒,斧其門。”就是氣得用斧子把門砍開。中國古代的讀書人請人修改文章時常用的一個詞叫斧正。比如說,請斧正、萬祈斧正等。斧正的言下之意就是說自己的文章寫得不好,請人把自己文章中不好的地方去掉。這是一種謙虛的說法。
工匠用斧、鑿整治木石難免會留下一些痕跡,這些痕跡叫斧鑿痕,而高明的工匠卻不會這樣,因此人們常用這個詞來比喻藝術作品尚未達到渾成的境地,還留有雕琢的痕跡。
斧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很重要的一件工具。中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在有了樸素的審美觀念之后,就開始用炭等黑色的顏料把斧子的形狀畫到衣服、器物上,形成黑白相間的斧形圖案,這種圖案也叫斧。《禮記·檀弓上》說:“加斧於槨上。”槨是套在棺材外邊的起保護作用的一層棺材。加斧於槨上,不是用斧把棺材砍開,而是在棺材上面畫上黑白相間的斧形圖案。古代帝王的廳堂上常常放置一種類似屏風的器具,因為上面有斧形圖案,所以叫做斧依。斧依的作用是襯托天子的威嚴。
上一篇:排的解釋|排的意思|“排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曲的解釋|曲的意思|“曲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