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生與綠色結緣
現在家住雙井街道的張懷樂老人,已經90多歲,雖然有一些耳背,但說話底氣非常十足,身體硬朗,才思敏捷。他曾經是一位戰士。在抗日戰爭時期,張懷樂在戰場上多次榮立戰功。直到新中國成立后,他轉到地方參加工作,以飽滿的精神狀態,滿腔熱忱地投入到了綠化祖國的大潮中。在寧夏某地擔任副市長期間,他帶領市民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,被市民稱為“綠化市長”。
后來,張懷樂就被調到北京木材公司擔任黨委書記,這又是一個與樹木有關的工作。在他去昌平考察時,就發現一處光禿禿的荒山上,那里大風吹過,黃沙漫天,一下子又激起了張懷樂植樹造林的想法。所以從那以后,他帶著單位的同事和家人,每周都到昌平仙人洞附近種樹,而且不論刮風下雨,一忙就是一天。終于,功夫不負有心人,三年之后,四座原來沒有一棵樹的荒山,開始漸漸被綠色所覆蓋。
即便是退休后,他也始終不忘植樹。隨著年齡的增大,張懷樂對植樹開始漸漸感到有些力不從心了,但是他一直沒有停止播種綠色。后來,自己的腿腳不便,他就每年拿出來錢做綠化,并且積極參加拯救母親河、改善黃河上游的生態環境等活動。
從2001年開始,張懷樂為支持綠色奧運,開始捐款認領綠地,當然不是因為他有錢。他每年至少捐款1000元認領綠地,至今已捐款16000元。他捐的每一分錢都是他節省出來的。
張懷樂的一身衣服穿了10年也舍不得扔,衣服領子都已經因磨損漂洗而發白。家中沒有大衣柜,用的大箱子還是老伴的嫁妝,一把藤椅上纏滿了膠帶,而且已經用了幾十年了。
他生活從不講究,卻把大部分精力和財力用在綠化事業上。每次他看到自己種的樹不斷長高,越來越粗,他總是特別開心,如同看到了最喜愛的孫子一樣。
有人問他為什么如此熱愛綠化,他說:“我覺得活著就要盡一份義務。我并不是因為有錢而去植樹,而是希望這些錢能帶來明天的希望,為了讓祖國越來越好而盡一份力量?!?/p>
而他的孫子現在受其影響,也已經開始年年種樹。
上一篇:一個為綠色行走的人
下一篇:東海鳥王王忠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