豹的解釋|豹的意思|“豹”字的基本解釋
豹是一種哺乳動物,形狀像虎而體形略小,身上有很多斑點或花紋,性兇猛,能上樹,常見的有金錢豹、云豹等。甲骨文的豹字像一頭利齒巨口的猛獸,與虎字形體相近,只不過在獸身上有幾個圓圈代表豹皮上的斑點或花紋。小篆的豹字從豸勺聲,變成了一個形聲字。
豹的種類較多,如斑紋黑色如銅錢的叫做金錢豹;斑紋形狀像艾葉的,叫做艾葉豹;顏色灰褐而又無斑紋的叫土豹。另外,《山海經》中曾記載即谷之山和幽都之山有玄豹,玄豹就是黑色斑紋較多的一種豹,又稱黑豹;《詩經》中還記載有赤豹,赤豹就是尾巴赤紅而斑紋呈黑色的一種豹。
豹子的皮毛非常漂亮,也非常的珍稀。如用金錢豹的皮毛做成的豹裘,就是非常名貴的衣物。據《新五代史·王彥章傳》的記載,王彥章是個武夫,不懂詩書,他經常喜歡用俗話俚語對人說:“豹死留皮,人死留名。”以此來鼓勵屬下建功立業,垂名青史。后人就用“豹死留皮”這個成語來比喻要留美名于后世。如元代詩人郝經在《題汶陽王太師彥章廟》一詩中就有“千年豹死留皮在,破冢風云繞鐵槍”的句子。
和老虎一樣,豹也是百獸中的佼佼者。其體勢瘦勁矯健,威猛英武,同時,豹紋絢麗多彩。所以,繪繡豹紋的圖案是爵祿、榮譽的象征。古代有一種“豹尾”,是在赤黃色的布上繪畫豹紋而成的裝飾物,是一種榮譽的標志。這種飾物一般是懸于儀仗上。在宋代,凡任命節度使,都配給門旗兩面、龍虎旗各一面、旌一面、節一支、麾槍一桿、豹尾兩面。在清代,豹尾槍由皇帝的貼身侍衛執持,隨從于皇帝之后,稱為“豹尾班侍衛”。還有一種豹尾是懸掛在車輦之上的,稱為“豹尾車”。豹尾車是皇帝隨從車隊中的最后一輛。可見豹尾之高貴,并非一般人所能懸掛。在明清兩代中,文武百官所穿官服的前胸后背均綴以方形的“補子”,上面繡有不同鳥獸的圖案作為標記,標志品級。如明朝三、四品武官繡虎豹,清朝則三品武官繡豹。
在宋代的軍營中,有一種馬術表演。表演時先放馬奔跑,表演者從后面跑步追上,然后抓住馬尾一撲而上,騎上馬背。實際上這是在模仿豹子搏擊野獸時的動作。這種馬技,就叫做“豹子馬”。
古代兵書《六韜》中有“豹韜”八篇,所以后來稱用兵之術為“豹韜”,也稱“豹略”。如庾信的《從駕觀講武》詩中就有“豹略推全勝,龍圖揖所長”的說法。豹韜作為一種謀略,備受人們的推崇,至今仍被人們廣泛地應用。其最精華的一點就是隱藏以避害,稱為“豹隱”。后來“豹隱”這個詞用來比喻隱居不仕,如唐代駱賓王的《秋日別侯四》一詩中有“我留安豹隱,君去學鵬搏”的句子。這里的豹隱是指隱居,而鵬搏則是指求仕。
在民間習俗中,畫“豹腳紋”是為了驅除邪氣。古代瓷器中有一種“豹頭枕”,在瓷枕上繪有豹頭的紋樣,據說用它來枕頭睡覺,不會做噩夢,任何邪魔都不敢近身。民俗畫中,常把豹和喜鵲畫在一起,表示“報喜”或“喜報”的意思。
上一篇:角的解釋|角的意思|“角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賄的解釋|賄的意思|“賄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