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螳臂當車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螳臂當車的拼音:tánɡ bì dānɡ chē
解釋 當:阻擋。比喻自不量力,招致失敗。
出處 《莊子·人間世》:“汝不知夫螳螂乎?怒其臂以當車轍,不知其不勝任也。”
《人世間》是《莊子》中非常重要的一篇,主要討論了處世之道。其中講到顏闔被請去作衛國太子的老師,臨行前他向衛國賢人蘧伯玉討教,如何跟一個天性兇殘的人相處。蘧伯玉認為,首先要端正自己、了解自己、了解對方,然后表面上順從依就,內心暗暗疏導。
同時,他舉了三個例子,其中第一個就是“螳臂當車”。他說:“你不了解那螳螂嗎?他奮起自己的臂膀去阻擋滾動的車輪,不明白自己的力量全然不能勝任,還以為自己才能出眾呢。”蘧伯玉先用這個故事說明一定要了解自己。然后,他又舉老虎和養虎人的例子,講養虎的人因為能摸透老虎的性情,才使它搖尾乞憐。說明應了解對方,順應對方。最后,他又舉馬和愛馬人的例子,講愛馬之人用精美的竹筐裝馬糞,用珍貴的蛤殼接馬尿,剛好有蚊虻叮在馬身上,他出于愛惜去拍擊,不想使愛馬受驚,弄斷了勒口,掙斷了轡頭,弄壞了胸絡。他本意出于愛馬,最終卻失其所愛,說明了適時謹慎地做事的重要性。
近義 蚍蜉撼樹
反義 量力而行
例句
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的大趨勢,如果想扭轉或阻礙這一大趨勢,那無異于螳臂當車,其結果是十分可悲的。
上一篇:《草木皆兵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行將就木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