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的解釋|章的意思|“章”字的基本解釋
《說文解字》中對“章”字解釋說:音樂結束一個段落叫做一章。“章”是一個會意字,由“音”和“十”結合而成,“音”表示音樂,“十”表示終結。古人認為,“一”為萬物之始,“十”為萬物之終。
由音樂的一個段落引申為文章的一個段落。南北朝時期的學者劉勰在《文心雕龍》中說:“夫人之立言,因字而生句,積句而為章,積章而成篇。”由字到句,由句到章,由章到篇,“章”正是段落的意思。
文章由一個個段落構成,段與段之間要有邏輯性,要有條理。所以“章”又有“條理”的意思。唐代文學家韓愈在《送孟東野序》中批評魏晉時代的作家說:“其為言也,亂雜而無章。”“無章”就是沒有條理。
“條理”是內在的東西,如果把它表面化,那就是“條目”。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說:漢高祖劉邦打敗秦軍,進入咸陽的時候,“與父老約,法三章耳:殺人者死,傷人及盜抵罪。”成語“約法三章”就來自這里。“三章”就是三條。
我們通常把用書面語寫成的組織規程或辦事條例叫做“章程”。這里的“章”就是“條目”,“程”就是“程序”,“章程”就是辦事的條目和程序。比如:黨章、團章、憲章、招生簡章、規章制度、照章辦事等等。
“章”字由段落再引申為詩文的全篇。唐代詩人白居易在《新樂府序》中說:“首句標其目,卒章顯其志。”意思是:在詩的開頭表明題目,在詩的結尾要表明詩的主題思想。“卒章”就是詩的結尾。
文章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,傳播自己的思想。所以“章”字又有“顯露”的意思。《淮南子》說:“鐘之與磬也,近之則鐘音充,遠之則磬音章。”意思是:鐘和磬的聲音不同,如果離得近,鐘聲顯得響亮;如果離得遠,磬的聲音更明顯。“章”就是“明顯”的意思。
如果通過主觀努力,而使好事被更多的人知道,那就是“表彰”。《史記·衛康叔世家》說:“舉康叔為周司寇,賜衛寶祭器,以章有德。”意思是:周成王選拔衛國的康叔為周朝的司法官,賞賜給衛國很多寶器和祭器,來表彰他的美好道德。“章”的意思就是“表彰”。
“章”字由“明顯”的意思又可以引申為“花紋”或“文采”。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在《捕蛇者說》中說:“永州之野,產異蛇,黑質而白章。”“黑質”就是黑色的質地,“白章”就是白色的花紋。黑地白花,當然是非常明顯。
“章”字的“明顯”意義,如果用在服裝上,那就是“標記”。比如:肩章、領章、臂章、徽章等等。如果用在書面上,那就是“印章”。比如:圖章、公章、蓋章等等。在印章中,還有一種“閑章”,印文大多是一些熟語或詩文的句子。
“章”也是一種文體的名稱,是指臣下給皇帝的奏章。在文體中還有一種章回體小說,是一種分章分回敘事的白話小說。在書法上,有一種流行于東漢時期的“章草”。據說是漢代的黃門令史游所寫的《急就章》中的字體。實際上就是草寫的隸書,只是字不連寫。
上一篇:科的解釋|科的意思|“科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紅的解釋|紅的意思|“紅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