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的解釋|火的意思|“火”字的基本解釋
在原始社會,人類有了一個重大發(fā)現(xiàn),這就是學會了用火。最初的時候,人類還不懂得用火。也可能在一次霹靂閃電中,草木著了火,燒死了一些小動物,有膽大的人,撕下一塊肉來吃,覺得很香;所以原始人把火種保存起來。五六十萬年以前,北京的周口店人,就能用火燒烤食物和保存火種了(因為在洞內(nèi)發(fā)現(xiàn)了燒焦的獸骨)。有了火,山洞里被照亮了,大家圍坐在火堆旁取暖,野獸看見火光也被嚇得逃之夭夭,原始人生活中有了安全感。當他們遷徙的時候,不惜任何代價把火種保存了下來;為了防止火熄滅,有專人不分晝夜地進行守護。由于火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(guān),所以,古人也就發(fā)明了“火”字。
最早的“火”字,是個象形字。很像風吹動的火苗,仿佛上下竄動,左右搖擺。古人創(chuàng)造“火”字的時候,主要抓住了火苗的特點,其他燒火的木材和雜草等物都舍棄不要。所以“火”字叫人一看就懂。經(jīng)過很長時間的演變,到秦朝的時候,“火”字變成線條符號化的“火”字,今天的“火”字基本上還是這個樣子。
由于生活中與火相關(guān)或貼近的事物很多,所以人們就用“火”字來創(chuàng)造其他的字。比如“炎”字,表示非常熱的意思。說到炎字,我們還應(yīng)該提到中國華夏民族的始祖——炎帝。
炎帝最早倡導(dǎo)用火和善于用火的人。他教會了人們放火燒荒,刀耕火種,發(fā)展了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,大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。炎帝發(fā)明了用火燒制陶器,改善了吃飯用具,再也不吃那些煙熏火燎的食物了。今天中國能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陶瓷古國,是和炎帝發(fā)明用火燒制陶器分不開的。正因為炎帝在火的使用上,給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,所以人們稱他為炎帝,把他看成火的圖騰偶像。
古人認為火和太陽都是同一個根源。太陽是火的精華,又把炎帝稱為“太陽神”。數(shù)千年來,人們始終沒有忘記這位始祖,在中國的湖北省、湖南省和陜西省都有炎帝陵和炎帝廟,這充分說明了炎帝在中國的歷史地位和作用,他在人們心中的位置始終是崇高的。當每年舊歷七月七日,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,都要到陜西寶雞市炎帝陵掃墓祭祖。
跟“炎”字讀音非常相近的還有“焱”(yàn)字。三個“火”字上下擺放,很像上下躍動的火苗。“焱”字表示火花、火焰的意思。
在古代,由于沒有電燈,人們在走夜路的時候經(jīng)常使用火把。火把給人類帶來了光明。很可能古人從中受到了啟發(fā),創(chuàng)造出了“光”字,好像火在頭上。
這些與火有關(guān)的字,形象生動,簡練傳神,仔細琢磨起來,能夠從中看出一些漢字的造字方法來。
傳說在上古時期有一個原始部落的首領(lǐng)叫燧人氏,這個人很不簡單,他用木頭相互摩擦產(chǎn)生火花,以便取火,人們把這種方法叫做“鉆木取火”。這個故事的年代非常久遠,表現(xiàn)了人類的聰明才智。鉆木取火是最古老的人工取火方法之一,發(fā)展到后來,人們用火石取火,用火柴取火,取火方式的演變,反映了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人類的發(fā)展。
上一篇:潰的解釋|潰的意思|“潰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炮的解釋|炮的意思|“炮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