涸鱗濡沫是什么意思
〖典源〗《莊子·大宗師》:“泉涸,魚相與處于陸,相呴(xū,吐沫)以濕,相濡(rú,沾濕)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”◇《莊子·天運》篇亦載。又,失水之魚,另參見“涸轍之鮒”。
〖釋義〗泉水涸竭,魚無法生活,相互吐沫以使對方濕潤,這哪如在江湖之中互不往來呢? 后遂用“涸鱗濡沫、相濡相呴、相呴沫、相濡沫、沫相濡、濡沫、沫呴、煦沫”等比喻在困難時給予濟助,或強調所予濟助并不能解決危難;用“涸鱗、涸魚”等比喻處境困厄者;用“相忘鱗”比喻優游自得者。
【涸鱗濡沫】駱賓王《上郭贊府啟》:“雖涸鱗濡沫,不觖望于鯨波;而決羽搶榆,頗思遷于鶯樹。”
【相濡相呴】元好問《女幾山避兵送李長源歸關中》詩:“相濡相呴尚可活,轢釜何曾厭求索。”
【相呴沫】杜甫《舟中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審》詩:“寂寥相呴沫,浩蕩報恩珠。”
【相濡沫】蘇軾《和王晉卿》:“謂言相濡沫,未足救溝瀆。”
【沫相濡】駱賓王《久戍邊城有懷京邑》詩:“共矜名已泰,誰肯沫相濡。”
【濡沫】韓愈《叉魚招張功曹》詩:“濡沫情雖密,登門事已遼。”元稹《三月三十日程氏館餞杜十四歸京》詩:“涸溜沾濡沫,余光照死灰。”
【沫呴】黃遵憲《游豐湖》詩:“走雷轉腸鳴,喝水乞沫呴。”
【煦沫】元稹《紀懷贈李六戶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韻》:“煦沫求涓滴,滄波怯斗升。”
【涸鱗】杜甫《江陵望幸》詩:“早發云臺仗,恩波起涸鱗。”杜牧《書事》詩:“失計拋魚艇,何門化涸鱗。”
【涸魚】劉光第《美酒行》:“涸魚久失水,微雨豈蘇將?”
【相忘鱗】李颙《經渦路作》詩:“肇允相忘鱗,翻為涸池魚。”
上一篇:洪喬傳書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滕公佳城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