渾的解釋|渾的意思|“渾”字的基本解釋
渾是一個形聲字。左邊的三點水是它的形旁,表明這個字的本義和水有關;右邊的軍字是它的聲旁,標明這個字的讀音。渾字最早出現在小篆中。渾的本義有兩個,一個是水噴涌的聲音,是一個表示聲音的詞;另一個是表示水的污濁、渾濁狀態,是一個形容詞。成語渾水摸魚的字面意思就是把水攪渾,趁機去抓魚,用來比喻趁著混亂的機會撈取好處。
渾是渾然一體的意思。這個意思用在水質上,說明水被污染了;可是用在文學上,卻是一個最高的評價。清代學者樊志厚在《人間詞乙稿序》中說:“上焉者意與境渾,其次或以境勝,或以意勝。”他認為最上等的作品應該是思想和意境渾然一體,無法分開;差一點的作品有的是以描寫取勝,有的是憑思想深刻而見長。
既然合為一個整體,無法分開,用在表示范圍上,渾字就有了全部和整個的意思。唐代詩人陳裕在《詠渾家樂》一詩中說:“天明任你渾家樂,雨下還須滿舍愁。”家樂就是全家樂;滿舍愁就是滿屋愁。前后兩句形成對仗,它們的意思是相同的。唐代詩人王建在《晚秋病中》一詩中說:“霜下野花渾著地,寒來溪鳥不成群。”渾著地就是全部落地,無一幸免。
合為一個整體的意思如果用在表示程度上,那就是完全、徹底的意思。唐代詩人杜甫在《春望》一詩中寫道:“白頭搔更短,渾欲不勝簪。”由于戰亂,杜甫與家人音訊不通,對國難家愁的過分擔憂,使詩人花白的頭發越來越少,完全插不住簪子了。
渾字由整體的、不可分的再加以引申,就是天然的。天然的意思如果向好的方向發展,那就是質樸、渾厚,是個褒義詞。清代學者黃宗羲在《名儒學案》中說:“骨肉之間,多一分渾厚,便多留一分天性,是非正不必太明。”他的意思是說,在親人之間,是非不必搞得太分明,要多一些天然的純樸,多一些自然的親情。成語渾金璞玉就是未煉的金,未琢的玉,正是對人品純真質樸的贊美。
天然的意思如果向不好的方向發展,那就是糊涂,不明事理。比如渾沌這個詞,原來是傳說中的一種獸的名字。漢代學者東方朔在《神異經·西荒經》中說,在昆侖山的西邊,有一種獸,它的形狀像狗,四條腿,長著長長的毛,它有兩只眼睛卻看不見東西,它有兩個耳朵卻聽不到聲音,它有肚子卻沒有內臟,它有腸子卻是直的,不能拐彎,食物怎么吃進去就怎么排出來。對好人它就很兇惡地頂撞,對壞人它卻很柔順。它的名字就叫渾沌。后來人們就把那些糊涂不明事理的人叫做渾沌之人。
更有意思的是渾渾噩噩這個詞。這個詞最早出自漢代學者揚雄的《法言》一書。他在《問神》篇中對夏商周三代的古書做出了自己的評價。他說夏朝的書渾渾爾,商朝的書灝灝爾,周朝的書噩噩爾。渾渾就是渾厚樸實,噩噩就是嚴肅正大。人們把這四個字湊在一起,來贊揚先民的純樸和光明正大的人格。可是,后來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,渾渾噩噩竟成了貶義詞,用來形容沒有知識,沒有頭腦,糊里糊涂混日子的人。
上一篇:永的解釋|永的意思|“永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浪的解釋|浪的意思|“浪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