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的解釋|徐的意思|“徐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徐”字,在秦代以前就以古陶文形態(tài)出現(xiàn)了,從古到今,“徐”字字形變化不大。
“徐”字左半部分是“行”字的左偏旁,表示這個字的本義,右半部分是這個字的讀音。整個字的意思是:慢慢的腳步,或者說,腳步徐緩。
“徐”有緩慢的含義,與“疾”、“快”的意思相反。《左傳》里有這樣一句話:“清濁大小,短長疾徐,以相濟(jì)也。”意思是說,清凈的、渾濁的,大的、小的,短的、長的,疾速的、徐緩的,它們都是相反又都相通的。沒有“大”就不存在“小”,沒有“短”怎么能顯出“長”來?沒有“快速”就不會有“緩慢”。通過清濁、大小、長短來說明疾速緩慢的道理。
“徐圖良策”這句話的含義,是慢慢地從容地謀劃或做某些事情。“徐徐”,意思是慢慢地,比如列車徐徐地開動、國旗徐徐地升起、輪船徐徐地離開港口等。
“徐”字用在地名上也是由來已久。比如在今天的江蘇省泗洪南部,古代有個國名叫“徐方”,是周初徐戎所建。在周穆王那個時代,徐戎率領(lǐng)九夷部族抗周,曾經(jīng)攻打到黃河沿岸。公元前512年徐方這個古國被吳國所滅。
“徐”字用在姓氏方面排在第11大姓,徐氏家族都是東夷部落首領(lǐng)“伯益”的后代。相傳伯益善于放牧和狩獵,被舜帝任命管理“虞”這個地方。伯益后來又被禹所重用,伯益幫助大禹治水有功,被選為接班人。大禹有意把管理國家的權(quán)力交給伯益,可伯益不肯接受,偷偷地跑到深山老林里隱居起來。大禹紀(jì)念他的豐功偉績,就把他的兒子若木封到徐國,也就是現(xiàn)在安徽省泗縣以北的地方。從此以后,伯益的子孫就世代在這個地方繁衍生息。直到西周初年,才由于徐國的國君徐偃王“僭稱為王”,也就是冒用帝王的稱號,被周穆王派遣楚國的部隊所滅掉。
實際上,徐國被周穆王滅掉后,并不意味著亡國,而是被周天子封為子爵性質(zhì)的諸侯,直至春秋末年,才被臨近比較強(qiáng)盛的吳國所吞并。但其后代子孫卻以徐國的國名為姓。
徐氏以國為姓后,由安徽泗縣擴(kuò)展到鳳陽一帶,以此為源頭,世世代代繁衍了一千多年。春秋的時候,已發(fā)展為一個大家族。
“徐娘”這個名字,在中國很多人都知道。《南史·元帝徐娘傳》里說:“徐娘雖老,猶尚多情。”意思是說,徐娘雖然年歲老了,但是她的外貌仍然像年輕婦女那樣漂亮。這里指的是,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元帝蕭繹的妃子徐昭佩。后來,把那些年老而風(fēng)韻猶存的婦女叫做“徐娘”。“半老徐娘”這個成語就是來源于這里。
三國初年,有一位與諸葛亮齊名的軍事家叫徐庶,他把諸葛亮推薦給劉備后,自己卻因為母親被曹操所劫持而歸順了曹操,但是他始終不給曹操出一謀獻(xiàn)一策。中國有一句俗話叫作“徐庶進(jìn)曹營——一言不發(fā)”,就來源于這里。
徐姓中人才輩出。明代科學(xué)家徐光啟、文學(xué)家兼畫家徐渭,近代的大畫家徐悲鴻等,他們都為徐氏家族創(chuàng)造出了不平凡的業(yè)績。
上一篇:徹的解釋|徹的意思|“徹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得的解釋|得的意思|“得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