賓的解釋|賓的意思|“賓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賓”字的本義就是賓客,賓客是貴客,“賓”的繁體字“賓”下面的貝字為貴重之物,所以用貝字表示貴重的意思。
古人將夫妻互相敬重比喻為“相敬如賓”或“相待如賓”。這一比喻很早就有了。《左傳》中記載說,有個叫冀缺的人在田間耕作,妻子去給他送飯,夫妻二人互相禮敬,“相待如賓”。賓是受主人尊敬的人物,所以引申而有尊敬的含義。《左傳》中有“弗賓”的說法,“弗賓”就是不尊敬。賓既為貴客,要鄭重迎接,所以迎接賓客也叫賓。《尚書》中說:“賓于四門,四門穆穆。”意思是說諸侯來朝的時候,舜到都城的四門去迎接。古代富貴人家一般都有專門迎送客人的仆從,叫賓者或賓相,賓相的“賓”后來也寫成“儐”。中國今天將婚禮中陪伴新郎新娘的人叫儐相,就是從古代接引賓客的人延伸出來的。
古代將尊貴之人的死亡委婉地稱為“賓天”或“賓空”。如《紅樓夢》第六十三回中寫道:“忽見東府里幾個人慌慌張張跑來,說:‘老爺賓天了!’”岳飛的孫子岳珂寫的《獻陵疏文》中也有“仙駕賓空”的話,都是指人的去世。“賓”有歸附的意思。如《國語》一書中說:“蠻夷戎狄,其不賓也久矣。”意思是說那些蠻夷戎狄好久以來已經不歸附中央王朝了。其中的“賓”就是歸附的意思。“賓天”或“賓空”是歸附于上天的意思,跟我們今天常說的“上西天”,“上天堂”的說法類似,只不過文雅一些而已。
“檳榔”這個詞也跟“賓”字的賓客含義有一些關系。“檳榔”在古代寫作“賓郎”。檳榔是一種常綠喬木,果實橙紅色,古代常用檳榔招待客人,他們將檳榔視為待客佳品。晉代嵇含在《南方草木狀》中說:“(檳榔)出邑林,彼人以為貴,婚族客必先進。若邂逅不設,用相嫌恨。”意思是說檳榔出產于邑林這個地方,那里的人們很看重檳榔,有婚嫁關系的客人來了一定要先送上檳榔。如果偶爾不端上檳榔,客人有可能因此而懷恨在心。賓郎是馬來語或印尼語pinang的音譯詞,但漢語用“賓郎”二字,賦予了新的內涵,其字面意思為招待賢郎的水果。這種翻譯如同今天將英語中的humour譯為“幽默”,將email譯為“伊妹兒”一樣,音義兼顧,是一種很巧妙的譯法。
“賓”與“濱”和“鬢”也有關系。賓客是與主人相對而言的,主人是主要的,賓客則是從屬的、輔助的,所以“賓”引申為輔佐的含義。古代有“賓佐”一詞,就是輔佐的意思。輔佐就是從旁邊協助,所以賓又引申出側面、旁邊的意思。敦煌變文中說:“阿奴身年十五春,恰似芙蓉出水賓。”其中的“水賓”就是水邊的意思。這個意義的“賓”后來加上水旁寫成了“濱”。鬢發在人臉的兩旁,所以“賓”也引申指鬢發。如《莊子》中說:“然吾所見劍士,皆蓬頭突賓垂冠。”意思是說我看見的那些劍士都是一副頭發蓬亂、鬢角突起、帽子低垂的模樣。其中的“賓”字有的版本直接寫成“鬢”,這是代人改寫的結果。也就是說,“鬢”是由“賓”派生出來的。
上一篇:宮·室的解釋|宮·室的意思|“宮·室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宿的解釋|宿的意思|“宿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