郎的解釋|郎的意思|“郎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郎”是一個形聲字,字的右半部分是“右耳刀”,它是“邑”字作為形旁時的變形。“邑”的意思是“地區”,所以凡是用“邑”字作形旁的字,它的本義都和地區有關。因此,“郎”的本義是春秋時期魯國的一個地名,其具體地點在現在的山東省魚臺縣境內。
在中國古代,“郎”字用得最多的時候還是指官員。早期,“郎”是皇帝侍從官的通稱。侍從官為什么被稱為“郎”呢?原來“郎”就是古代走廊的“廊”字,因為侍從官總是站在走廊下,以便隨時聽候皇帝的命令。“郎”的名稱又分為郎中、中郎、議郎等等。“郎”官的設置大約在戰國時期就有了。漢武帝時期還增設了期門郎。因為漢武帝在即位之初,特別喜歡喬妝改扮后外出打獵。于是漢武帝就另外組織一隊人馬陪他外出打獵。因為每次外出打獵漢武帝都要和他們約定在某某宮殿門前集合,所以稱他們為“期門郎”,意思就是等在宮殿門口的郎官。
因為郎官經常陪伴在皇帝身邊,最容易取得皇帝的信任和親近,從而也就有機會得到更高的官職,或者得到建功立業的機遇。所以郎官常常是人們踏上仕途的起點。漢代的張騫,因為在漢武帝身邊作郎官,所以有機會得到一個出使西域的差事,因為出使西域有功,被封為博望侯。漢代的文學家司馬相如,擅長寫詩作賦,在漢景帝時代就作郎官,可惜的是漢景帝不喜歡詩賦,所以司馬相如也就得不到升遷。于是他就辭去了郎官的職務,一心一意寫賦,后來他寫的《子虛賦》受到了漢武帝的極大賞識,漢武帝又把他召到身邊作郎官,使他有機會出使西南夷,為漢代邊疆地區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。
由于郎官們一般都由青壯年男子擔任,所以“郎”字引申為對一般年青男子的尊稱。據《三國志·吳書·周瑜傳》的記載,周瑜當時年齡只有二十四歲,當地人們都稱呼他為周郎。晉朝人潘岳,面貌俊美,當時人稱潘郎。即使是面貌不俊美的,也可以稱為“郎”,如:武大郎。
“郎”也可以用來指稱別人的兒子。《世說新語·雅量》篇中講了這樣一件事:郗太傅派遣一個門生到王丞相家里去,給自己的女兒選女婿。門生回來向郗太傅匯報說“王家諸郎,亦皆可嘉,聞來覓婿,咸自矜持,唯有一郎在東床上,坦腹臥,如不聞。”意思是:王家的幾個兒子,都很不錯,聽說有人來挑選女婿,就都表現出規規矩矩地樣子,只有一個兒子,露著肚皮躺在東邊的床上,好像不知道這回事。郗太傅說:就是這個兒子最好。于是就把女兒嫁給了他,這個坦腹東床的少年就是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。這里的“郎”就是說別人的兒子。
過去對從事某種職業的人也稱呼為“郎”,在農村、山區或城市小街道上流動販賣日用品的人,我們把他叫做“貨郎”;放牛的人,我們稱它為“牛郎”。明代戲曲家湯顯祖在《牡丹亭·肅苑》一折中就有這樣的唱詞:“預喚花郎,掃清花徑。”這里的“花郎”就是管理園中花卉草木的人,我們現在把他們稱作“園丁”。
上一篇:辰的解釋|辰的意思|“辰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陽的解釋|陽的意思|“陽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