膏的解釋|膏的意思|“膏”字的基本解釋
膏字在甲骨文中已經有了。有的寫成,表示讀音的部分高有所省略;有的寫成
,將表示意義的部分
(肉)放在高字當中。膏是一個形聲字。《說文解字》解釋說:“膏,肥也。”這是說膏的本義指肥肉。
肥肉味美,是一種佳肴美食。因為膏是美食,所以用來比喻財富。如將百姓的財富稱為民脂民膏。古代常吃肥肉的是富貴人家,所以富貴人家被稱為膏腴(yú)。腴也是指肥肉。如《梁書·王承傳》里說道:“時膏腴貴游,咸以文學相尚,罕以經術為業。”這是說富貴人家崇尚文學,很少有人鉆研經學。富貴人家的子弟被稱為膏腴子弟。如當代作家柯靈在《香雪海·小浪花》中寫道:“賣糖小孩在我面前的地位,正如我在膏腴子弟面前的地位一樣。”意思是作者的地位很低。這里的膏腴子弟就是指富貴人家子弟。
膏在古代曾被用作照明的油料。蠟燭大約是東漢時期發明的,當時屬于豪華照明用具,一般只在富貴人家使用。直到唐代,蠟燭才進入普通百姓家。在蠟燭成為流行照明用具之前的漫長歲月里,人們用火把和油脂膏照明。動物的油脂叫膏油,用膏油做的燈叫膏燭。《淮南子·原道》中描述說,脂肪在點燃后溶化為油,火越大,溶化得越快。這里也比喻沒有自知之明的人跟膏燭一樣,越自大,就消亡得越快。膏燭的燈火叫膏火。《莊子·人間世》里有這樣的句子:“山木自寇也,膏火自煎也。”這是說山中的樹木因為長得粗壯而招致砍伐,燈火為了明亮而自己焚燒自己。
肥肉的味道很美,所以膏引申也有味道甘美的意思。北齊的顏之推在《神仙》詩中有這樣的句子:“朝游采瓊實,夕宴酌膏泉。”膏泉就是甘泉的意思。許多美味都用膏來修飾,反映了古人對膏的崇尚。
肉在水中煮的時候,脂肪會溶化為油漂浮在上面,冷卻后會凝結在一起,這種凝結的油脂也叫膏。其中比較稀的膏是古人常用的化妝品,用來潤澤頭發和皮膚。早在《詩經》中就已提到膏的這種用途。《詩經·衛風·伯兮》里說:“自伯之東,首如飛蓬。豈無膏沐,誰適為容?”意思是說,主人公是一位女子,她的心上人奔赴前線打仗去了,她沒有心思梳妝打扮,頭發亂得像蓬草一樣。并不是她沒有化妝品,而是打扮了給誰欣賞呢?這里的沐指洗發液,膏是糊狀潤發油,涂抹在頭發上不僅使頭發光亮,而且使頭發粘連在一起,不易散亂。對從前的女子,人們常用油頭粉面來說明她們的裝扮。油頭正是涂抹膏油的結果。脂膏也用來潤滑車軸。成語膏車秣馬就是指把車軸潤滑好,把馬喂好,準備起程。
膏也可用于擦臉,使臉面油光。《后漢書·呂強傳》中有“膏唇拭舌”的說法,意思是嘴唇上涂上油膏,將舌頭擦干凈,形容極力用話語打動人,一般用作貶義,指詆毀他人。化妝品多數是濃稠的糊狀,引申泛指糊狀之物,如雪花膏、洗發膏、牙膏等。
上一篇:耳的解釋|耳的意思|“耳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花的解釋|花的意思|“花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