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的解釋|翻的意思|“翻”字的基本解釋
清晨起來,翻開一頁新的日歷,我們總希望新一天的效益記錄翻新,利潤翻番。這其中的“翻”字,是一個后起的字。它最早出現(xiàn)在小篆中。《說文解字·新附》中解釋說:“翻,飛也。”就是說,“翻”的本意是指鳥兒翻轉(zhuǎn)、飛翔的樣子。三國時期,曹丕在《臨高臺》中寫道:“下有水,清且寒,中有黃鵠往且翻。”意思是說,高臺下邊的水清澈寒冷,水面上空有天鵝來往翻飛。這里的“翻”就是指天鵝飛翔的樣子。黃鵠,是天鵝的又一名稱。唐代大詩人李白的《天臺曉望》中有這樣的句子:“云垂大鵬翻,波動巨鰲沒。”意思是說:濃云低垂,像快要掉下來的樣子,大鵬鳥在云層中翻飛;波濤滾滾,巨大的海鰲在海浪中出沒。這里的“翻”字,也是當(dāng)“翻飛”講。
翻有“卷”的意思,飛有“騰”的意思,所以,從“翻飛”的意義引申,“翻”也含有“翻卷”、“翻騰”的意思。“倒海翻江卷巨瀾,奔騰急,萬馬戰(zhàn)猶酣。”這是一代偉人毛澤東《十六字令三首》中的詩句。這里的“翻”字就是當(dāng)“翻卷”講,意思是:巍巍的群山就像翻江倒海卷起的巨大波濤,綿延起伏的山巒就像千軍萬馬正在進(jìn)行著激烈的戰(zhàn)斗。“翻江倒海”這個成語也可以說成是“倒海翻江”,通常形容水勢浩大波浪翻滾,在這里,毛澤東卻用它來形容山,把靜靜的群山寫得奔騰躍動,再現(xiàn)了中國工農(nóng)紅軍鐵流二萬五千里,浩浩蕩蕩奔赴抗日前線的壯觀景象。唐代大詩人杜甫在《返照》這首詩中寫道:“返照入江翻石壁,歸云擁榭失山村。”這里說的是:太陽光通過江面又折射到石壁上,使石壁上的影子不斷地翻動著;飄動著的云層包圍著巖石上的房屋,使那遠(yuǎn)處的小山村也沒有了影子。這里的“翻”也是當(dāng)“翻卷”、“翻騰”講。
“翻卷”有“轉(zhuǎn)動”的意思,引申起來,“翻”也當(dāng)“覆轉(zhuǎn)”、“倒下”講。據(jù)史書記載:劉邦平定中原以后,一時還沒有力量顧及邊遠(yuǎn)地區(qū)。當(dāng)時秦朝舊將尉他率軍平定了南越,也就是今天的廣東、廣西一帶,自稱“南越王”。劉邦為了安撫邊疆,就派能言善辯的陸賈出使南越,說服尉他歸附漢朝。陸賈到南越后,對尉他說:你是中原人,如果向漢朝逞強(qiáng),大漢天子必定會挖掘和燒毀你在冀州的祖墳,殺盡你的全部族人;還會派大軍前來征討你,滅掉你,這簡直如同手掌翻覆一下那么容易。尉他聽了陸賈的話,幡然醒悟,表示愿意向大漢稱臣。就這樣,陸賈以三寸不爛之舌,輕易地說服了南越王歸順漢朝。后來,“翻覆手”這一典故,被人們用來形容做事輕易,也用來形容反復(fù)無常,耍弄手段。成語“翻云覆雨”和“翻覆手”的用法差不多,區(qū)別在于它不含“做事容易”的意思。
現(xiàn)代漢語中,“花樣翻新”中的“翻”是改變的意思,“翻了幾頁書”中的“翻”是查閱、翻看的意思,“翻番”、“翻了一番”中的“翻”是成倍增長的意思;而“鬧翻了”、“把他惹翻了”的“翻”字是“翻臉、發(fā)火、出現(xiàn)矛盾”的意思。
上一篇:纏的解釋|纏的意思|“纏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耳的解釋|耳的意思|“耳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