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的解釋|穿的意思|“穿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穿”是個會意字,它由穴和牙來會意的,不過這里的牙,特指老鼠的牙齒。古人認為老鼠牙齒鋒利,擅長打洞,所以稱老鼠為穴蟲。《說文解字》里說:“穿,通也。”是說“穿”的本義就是像老鼠用牙齒穿墻打洞一樣,也就是穿通、穿透的意思。
成語“穿壁引光”,講的是漢代的匡衡勤勉好學,可是家里窮得點不起燈,鄰居點了燈但光亮照不進他的住處,匡衡便“穿壁引其光,以書映光而讀之。”意思是說在墻上挖個洞把鄰居家的燈光引進來,把書映在燈光上來讀。這里的穿就是穿通或穿透的意思。現在人們常說的“借光”,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。
《淮南子》這部書在解釋天人關系時說:“牛馬四足,天也;絡馬首,穿牛鼻,人也。”意思是說:牛馬四只腳,這是天生的;給馬戴上籠頭,給牛的鼻子穿上鐵環,這是人為的。
“穿”還有穿透的意思。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里說:“強弩之末,勢不能穿魯縞。”魯縞是一種很薄的絲織品,弩是機弓,強勁的機弓射出的箭,到射程的最后連絲織品也不能穿透。現在人們常用“強弩之末”來比喻任何強大力量在瀕于衰竭的時候是不能再起作用的。相反,再微小的力量只要堅持不懈,也能使金石為開。成語“水滴石穿”,表現的就是這個意思。據《鶴林玉露》記載:張乖崖做崇陽縣令時,一次有個小吏從庫房中出來,頭巾下有枚銅錢,乖崖當即叫人打了他的板子,小吏不服,說一個銅錢算什么大事,竟然打我的板子?乖崖隨手寫下判詞:“一日一錢,千日千錢,繩刻木斷,水滴石穿。”
在挖通這個意義上,穿和鑿同義,鑿井古人又叫穿井。《呂氏春秋》中講了一個“丁氏穿井得一人”的故事。說丁家打井從井里挖出一個人來,人們都覺得稀奇,傳揚得連宋國的國君都來過問。丁家只好出面解釋說,打井前我家有個專人在外打水,打了井這個人便省出來了,并不是從井里挖出個人來。后來,穿、鑿這個詞就指牽強的解釋,牽鑿附會這個成語,比喻勉強生硬地解釋。把本來講不通的東西硬要去講通。附會,指把無關的事兒硬扯在一起。
“穿”是鑿通孔穴,所以從孔穴中通過也叫穿,如穿針、穿梭、穿街走巷等等。
人們常用成語“望穿秋水”來形容殷切而深情的盼望。這個成語出自元代王實甫的《西廂記》,劇中紅娘激勵張生去看望崔鶯鶯,便說“你若不去啊,望穿她盈盈秋水。”這里的“秋水”喻指小姐的眼睛。古人認為美女的眼睛就像秋天清澈的湖水。
衣服破爛,古人也叫穿。晉朝的陶淵明在《五柳先生傳》里說:“短褐穿結,簞瓢屢空,晏如也。”意思是說,穿著破破爛爛、補了又補的粗布短衫,連粗劣的飲食也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,但仍處之泰然。
“穿”字,主要意思是穿通、穿透,如穿壁引光、水滴石穿等等;還引申指表面破裂,成語“望穿秋水”指用夸張的手法形容深情殷切的期望。
上一篇:空的解釋|空的意思|“空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笑的解釋|笑的意思|“笑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