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的解釋|喜的意思|“喜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喜”在甲骨文字中上面部分像一把“鼓”,下半部分是“口”,整個字像笑得合不攏嘴的人以擊鼓的方式表達心中的喜悅。高興、快樂就是“喜”的本義。“喜出望外”,指的是因得到意想之外的收獲而特別高興。“喜上眉梢”,是形容高興的神情從眉、眼上表現出來。
成語“沾沾自喜”則是一個貶義詞,它形容因對自己的成績感到滿意而表現出一種自滿的神情。據記載,西漢時,竇嬰因立軍功被封在魏其這個地方為侯,即今天的山東省臨沂縣南。竇嬰是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的堂侄,竇太后十分關照他。有一次,丞相劉舍因故被免職,空出了丞相的職位。竇太后屢次向漢景帝提及竇嬰,想任用他當丞相。漢景帝說:“難道您認為我舍不得丞相的職位,而不肯讓竇嬰為相嗎?竇嬰這個人,自以為了不得,容易自滿,處理事務又很草率輕浮,他不適宜做丞相擔當重任。”漢景帝最終還是沒有任用竇嬰,“沾沾自喜”就是從這個典故而來。
“喜”由高興、喜悅的意義又引申為喜愛,喜歡。“好大喜功”原意是一心喜歡做大事,立大功,現在多帶有貶義,常常用來形容某些人浮夸的不良作風,在詞義上有了一些變化。
“喜”字還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,常常指喜慶的事兒。在漢民族傳統的民俗文化中“喜”字與婚姻、生育結下了不解之緣。人們常說的辦喜事就是專指舉行婚禮,喜酒則專指結婚時招待賓客的酒席,結婚時招待賓客或送給親友的糖果稱之為喜糖,喜帖就是慶賀結婚的請貼,喜娘是舊時舉行婚禮時照料新娘的婦女,喜轎就是舊時結婚新娘坐的轎子。而且結婚時新房還會貼上紅雙喜字,以示喜慶和美。“沖喜”則是漢族婚姻風俗中一種被遺棄的習俗,常常因未婚夫本人生病或者是其父母生病,未婚妻暫時來到夫家或是直接成婚,或者以象征性的辦喜事的形式來破除不祥,這種方式是一種迷信,它并不能驅除病魔。生兒育女對中國人而言同樣也是一件十分喜慶的事兒。在傳統的習俗中,婦女懷孕了稱之為有喜,婦女懷孕的脈象則稱之為喜脈,剛有小孩兒的家庭在小孩兒滿月時要將染紅的雞蛋饋贈給親友,這種雞蛋稱之為喜蛋。
此外,人們還常把一些美好吉祥的愿望寄托在有些事物上。例如:人們常說出門見到“喜鵲”就能給人帶來好運,民間傳說中“喜鵲”是專門報喜的。見到“喜鵲”就預示著有喜慶的事兒會發生。其實這些都是人們的美好愿望。“喜雨”常常是指在久旱以后的及時雨,人們將其稱之為喜雨,表達了一種久旱逢雨的喜悅心情。在湖北,人們還將“鯽魚”稱之為“喜頭魚”,這可能與“鯽”和“喜”字字頭“吉”發音有關,因為這兩個字在方言里讀音相同,于是人們就取其諧音,所以逢年過節,鯽魚成為有些家庭一道必不可少的喜慶菜。
另外,帶“示”字旁的“禧”字現在也隨處可見。這個“禧”的含義是吉祥、幸福。例如人們常在過年時說的祝福語“恭賀新禧”,意思就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吉祥如意。
上一篇:參的解釋|參的意思|“參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嘉的解釋|嘉的意思|“嘉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