聰的解釋|聰的意思|“聰”字的基本解釋
聰從從“聰”字本意是指“聽力好”,也就是聽覺靈敏。《荀子》中說:“目不能兩視而明,耳不能兩聽而聰。”意思是說,眼睛盯著一個地方看才能看準確,耳朵朝著一個方向聽才能聽清楚。這里的“聰”字就是聽覺靈敏的意思。
“聰”字打頭的詞語很多,如“聰敏”指聰明機靈。“聰”字本來就含有機敏的意思,把“聰”字和“敏”字組合在一起,是強調“敏”字的機靈意思。同樣,“聰慧”指聰明,突出有知識;“聰哲”指精明,突出眼光銳利。“聰明伶俐”是形容小孩的頭腦機靈、活潑而又乖巧;“聰明睿智”指有智慧、有遠見,形容人特別精明機敏。
“聰”字還有一個詞語叫“聰了”,是聰明懂事的意思。說到“聰了”,讓人想到另外一個含有聰明懂事意思的詞“了了”。《世說新語》中有“小時了了,大未必佳”的話,意思是說:一個人小時候非常聰明懂事,長大了不一定就有特殊的聰明才智。古時有這樣一個故事:一個名叫仲永的神童,自幼天資聰明,五歲能作詩,四鄉鄰里皆知,贊揚有加。但是,由于種種原因,仲永沒有及時受到教育,自己又不肯堅持自學,慢慢的就把原有的聰明喪失了,長大以后跟平常人沒有什么不同。所以,一個人不論先天條件多么優越,如果自恃聰明,不肯接受后天的教育或堅持自學,那么不僅難以長進,而且連原來的聰明也保不住。天資聰明的人尚且如此,那些不具有這種先天條件的人,如果不努力學習,其結果就可想而知了。
“聰”字能組成很多成語,如“聰明一世,糊涂一時”指聰明人一時糊涂,做了錯事或傻事;“聰明正直”指頭腦聰明,行為正直;“自作聰明”指自以為自己很聰明,形容人辦事主觀,輕率逞能;“弊聰塞明”指蒙上了眼睛,堵塞了耳朵,形容對客觀存在的事物不聽也不看,當聾子,做瞎子。“耳聰目明”這個成語,意思是說,聽得聰明,看得清楚,形容感覺靈敏。這里的“聰”字是指聽覺靈敏。《太平廣記》第70卷中寫道:廣陵這個地方有一個采茶的老太太,看上去已經70多歲了,“而輕健有力,耳聰目明,發鬢漆黑。”這里的“聰”字就是指聽覺靈敏。
中國古典名著《紅樓夢》里的主人公賈寶玉,“雖聰明靈慧”,但“稟性乖張”,書中第五回里說,賈寶玉警幻仙姑請舞女為他演唱《紅樓夢》12支曲調,其中的一支曲子名為《聰明累》。《聰明累》這支曲子里唱道:“機關算盡太聰明,反算了卿卿性命……”。這里的“累”字是“牽連”的意思,“聰明累”就是受“聰明”牽連,上當受損。這一支曲子是描述《紅樓夢》里另一個主要人物王熙鳳的命運。人世間不乏像王熙鳳這種遭受聰明牽連的人。因此,王熙鳳是一個典型人物。人們把王熙鳳這一類人耍弄聰明、不行正道的行為概括為“聰明反被聰明誤”或者“聰明自誤”。形容聰明過了頭,沒有把握好尺度和分寸,把好事辦砸了。
上一篇:粉的解釋|粉的意思|“粉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能的解釋|能的意思|“能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