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程門立雪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程門立雪:chéng mén lì xuě
詞源:《宋史·楊時傳》:“至是又見程頤于洛,時蓋年四十矣。一日見頤,頤偶瞑坐,時與游酢侍立不去,頤既覺,則門外雪深一尺矣。”
詞由:宋朝的楊時拜程顥、程頤為師的故事,是感人至深的。他先拜程顥為師。他考中了進士,但不去做官,而到河南潁昌去求學于程顥。程顥死了,他自設靈堂,時時哭靈。同時又去洛陽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。有一天,楊時自學張載的《西銘》不大理解,不顧寒風刺骨,約了他的朋友游酢前去向程頤請教。到程家時,突然下起雪來,可正巧程頤又在閑目休息。雖然程頤坐著,但楊時為了不影響程頤休息。就不進去,而站在門外等著。等到程頤醒來時,門外的雪已一尺多厚了,楊時和游酢也早成了雪人了。
詞義:楊時不顧大雪紛飛站在程家門外,等程頤少憩醒來向他請教。比喻尊敬老師,誠心而又恭敬地受教。
書證:元·謝應芳《楊龜山祠詩》:“卓彼文靖公,早立程門雪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私淑弟子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窮鳥入懷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