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的解釋|祖的意思|“祖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祖”是一個形聲字,左邊的“示”字是它的形旁。“示”的意思是神鬼,所以凡是用“示”作形旁的字,它的本義都和神鬼有關。右邊的“且”字在古代和作為禮器的“俎”字最初是同一個字,讀作zǔ。古代人們祭祀先祖,是把肉放在一種叫做“俎”的禮器上,所以稱先祖為“且”,但是沒有“示”字旁。后來,人們又給它加了個“示”字旁,成了我們今天所使用的“祖”字。《說文解字》說:“祖,始廟也。”許慎認為“祖”的本義是始祖的廟宇。
明確了“且(qiě)”字就是“祖”字,在母系社會變為父系社會之后,人們稱男性代代相傳的系統為“祖系”,便很容易理解了。“祖籍”就是男性的籍貫所在地;“祖先、祖上、祖輩、祖宗”就可以理解它的本意是指父系的源頭。
父親的上一輩也可以稱為“祖”。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在《捕蛇者說》中有這樣的話:“吾祖死于是,吾父死于是……”意思是:我的祖父死在捕蛇上,我的父親也死在捕蛇上。“吾祖”就是我的祖父。
成語“數典忘祖”出于《左傳·昭公15年》。說的是春秋時期晉國的籍談出使周朝,他回答周王的問題時沒有答好,事后周王諷刺他“數典而忘其祖”,意思是籍談說起國家的禮制掌故來,把自己祖先掌管國家史冊的職守都忘掉了。
就家族的世系來說,“祖”就是家族的源頭。就國家或朝代來說,開國的君主一般都稱“祖”:劉邦開創了漢朝,稱作“漢高祖”;趙匡胤開創了宋朝,被稱作“宋太祖”;忽必烈開創了元朝,被稱作“元世祖”;努爾哈赤開創了清朝,被稱作“清太祖”等等。繼承的君主功勞再大,一般也只能稱“宗”,如唐太宗、宋高宗等等。
據說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人叫做彭祖。稱他為“祖”,也是因為他是長壽者的第一人。有一天,漢武帝對群臣們說:《相書》上講:鼻子下面的人中如果長一寸,就有百歲的壽命。東方朔大笑起來,說:彭祖的壽命是八百歲,如果他的人中長八寸,那么彭祖的臉就有一丈多長了。說得漢武帝也忍不住大笑起來。
據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記載:秦始皇36年,有一位使者從關東去秦國,正好在一個夜間路過華陰,路上有人拿著一塊璧玉,攔住了使者,對使者說:“請你把這塊璧玉送給皇上,”并說:“今年祖龍死。”“祖”就是“開始”;“龍”象征國君。“祖龍”就是始皇帝,指秦始皇。這是使者詛咒秦始皇的話。可見,天下的人對秦始皇的暴政是多么的怨恨。
在很多情況下,我們把某種事業或派別的創始人稱作“鼻祖”。稱“祖”就是創始的意思,這很容易理解;可是“鼻”又是什么意思呢?原來這是一個方言詞。漢代學者揚雄在《方言》這部書中記載:“鼻,始也。梁益之間謂鼻為初,或謂之祖。”意思是說:“鼻”就是“開始”的意思。在梁州和益州之間,人們把“開始”叫做“鼻”,所以“鼻祖”是同義詞,就是創始人的意思。
上一篇:石的解釋|石的意思|“石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突的解釋|突的意思|“突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