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的解釋|心的意思|“心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心”是個很古老的象形字,本義是心臟。古人誤以為心臟是思維的器官,《孟子》一書里說過:“心之官則思。”意思就是說,心這種器官是管思維的。古人還把精神病稱作心病,也反映出古人把腦功能當成心功能的誤解。語言是有習慣繼承性的。盡管現在任何人都知道大腦才是思維的器官,但大家還是常說“心里想”、“心里盤算”等,“心想事成”的祝語也經常被使用。
“心”字由原來誤指思維器官還引申指思想、情感、意念等。中國古書《禮記》中有“心不在焉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食而不知其味”。意思是,如果思想不集中,即使是睜著眼睛也看不見東西;即使是豎起耳朵也聽不見聲音;即使是吃著食物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。“三心二意”是形容心意不專或拿不定主意。“心心相印”是形容彼此的思想感情和境界完全一致,可以相互印證。
漢語中的“軍心”是個常用詞,指軍人的心態和戰斗意志。在軍隊里軍心好壞對于打仗的成敗是至關重要的,因此“軍心”常同某些動詞或形容詞搭配組成不少短語,如“穩定軍心、振奮軍心”與“動搖軍心、擾亂軍心”,“軍心大振”與“軍心渙散”等。清代《宋稗類鈔》這本書中有一段老軍校冒死穩定軍心的記載。說的是宋仁宗寶元元年,西夏人圍攻延安七天,瀕臨危急,主帥范雍憂慮的神色掛在臉上。這時一個老軍校站出來說:“我是邊境人,見過圍城好幾回了,形勢都跟今天差不多。每次都因敵人不擅長攻城,最終沒有攻下來。這次我們絕對不用擔心。我可以擔保。如果發生意外,我甘愿被砍頭。”范雍贊許了他的豪言壯語,軍隊里的人心也因此安定了一些。解圍以后,老軍校大受獎賞和提拔。大家說,懂得軍事善于料敵的人首先要數他了。有人對他說:“你這樣大膽地說話,萬一不應驗,可是要殺頭的。”老軍校笑著答道:“您沒想想啊,如果延安城真的陷落了,誰還有空閑殺我呢!我只不過是想讓大家安心罷了。”
“人面獸心”也是漢語中經常用到的詞語,原是古代鄙視匈奴的詞語;后指人的品質惡劣,外貌像人,內心狠毒,像野獸一般。清代人龔煒的筆下也記敘過一個“獸面人心”的故事。講的是漕運總督施世綸相貌丑陋,人稱“施不全”。施世綸開始上任時,有的上級官員用手掩著嘴發笑,施世綸正顏厲色地說:“您以為我丑嗎?人面獸心,才是可惡的啊!而我則是獸面人心,有什么害處呢!”
由于心臟是大致在人體的中間,因此“心”字還引申出中心、中央的意思。如“江心、掌心、核心”等。
古人造字,用“心”做意符的字,大多與大腦思維的意義有關,如“思、想、意、志、懷、念、情、感、愉、快”等字。在楷書里,“心”作左偏旁時一般寫作豎心“忄”,如“情、懷、愉、快、惱、悔、怖”等字;“心”在有些字中,作下偏旁時寫成“⺗”,像是在“小”字的右邊加了一個點,如“恭、慕”等字。
上一篇:從的解釋|從的意思|“從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快的解釋|快的意思|“快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