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的解釋|李的意思|“李”字的基本解釋
李字在秦朝以前就已經出現了。
李是個會意字,用木和子組成,既指這種樹木,也指這種樹木的果實,現在通稱李子。不過,那時木子的李字和道理的理字是通用的。
古時候,法官的名稱也叫李。唐代研究古文字的學者顏師古解釋說,李是法官的名稱,主要掌管征伐和刑事犯罪的事情,所以也稱征伐和刑罰為李法。
根據《資治通鑒》的記載,武則天執政期間,大臣狄仁杰向武則天推薦張柬之、姚崇等數十名人才,后來都成為名臣。有人說狄仁杰“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”,意思是說,天下人才都是在您狄仁杰門下培養出來的。這就是成語桃李滿天下的源淵。后來就用桃李滿天下比喻一個人到處都有他的學生。
古代樂府詩《雞鳴》篇中有:“桃生露井上,李樹生桃旁。蟲來嚙桃根,李樹代桃僵。”意思是說,桃樹生長在井的旁邊,李樹生長在桃樹的身旁。有一天,一只蟲子用它那堅硬的嘴,撕咬桃樹的根,把桃樹咬得快干枯了,這時身旁的李樹代替桃樹被蟲子繼續撕咬。這首詩衍生出了成語李代桃僵,用來比喻兄弟相互幫助,后來轉化為雙方互相頂替或代替別人受過。
由李字產生的成語很多。投桃報李這一句,是用來比喻朋友間相互贈送、往來回報。這句成語出自《詩經·大雅》中。詩中說:“投我以桃,報之以李。”是說他送我的是桃子,我回報他的是李子。瓜田李下這句成語,是告誡人們經過瓜地的時候不能彎腰提鞋子,走在李子樹下面不能舉手整理帽子,以避免偷瓜、摘李子的嫌疑。
李字在百家姓中是一個大姓。從史書上看,李姓起源和李樹的果實有關。
相傳,商朝末年,商紂王暴虐無道,天天沉溺在酒色之中,大臣、諸侯和百姓都怨聲載道。有一位名叫理征的人,出于好心,直率地勸商紂王改變貪戀酒色、不務國政的惡習,結果激怒了商紂王而被殺。理征的妻子契和氏聽到消息后,攜帶年幼的兒子利貞連夜逃跑。當逃到河南西部的伊侯之墟,也就是伊侯曾經住過的地方時,母子二人饑餓難忍,尤其是小利貞,幾乎餓得奄奄一息。幸好契和氏發現附近的野樹上結滿了叫木子的果實,也就是今天所說的李子,就這樣,母子二人靠吃李子保全了性命。為了感激李子的救命之恩,就把王字旁的理字改為木子組合的李字了。這就是李姓的起源。
在中國歷史上,李氏名人不勝枚舉。從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、漢代的飛將軍李廣、晉朝以《陳情表》傳名于世的李密,到唐代大詩人李白、李賀、李商隱、明代醫學家李時珍、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、中國共產黨創始人李大釗等,都是李姓中的杰出代表。
唐王朝是中國歷史上聲名遠播的一個朝代。唐太宗李世民統治的時代,人民安居樂業,被史學家稱為貞觀之治。
上一篇:未的解釋|未的意思|“未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杜的解釋|杜的意思|“杜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