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的解釋|土的意思|“土”字的基本解釋
中國一位很有名的詩人曾經這樣說過: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,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。人們常用土地形容自己的祖國。從古至今土地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根基。
甲骨文中的“土”字,看上去好像是座土山,上面的兩個小點好像是被風吹落的小土粒。
在中國的黃河流域,堆積著厚厚的黃色土壤。人們喜歡把它叫做黃土地。由于多年的風吹雨淋,黃土地形成道道溝壑,形成座座土山。不知古人是否是從這里受到啟發,創造出了“土”字?
無邊的土地負載著萬物,人類的漁獵、畜牧、采集、農耕都依賴土地,所以,古人把土地當神進行祭拜。土地寬闊無邊,不可能把所有的土地一一祭拜到,古人想了一個辦法,用土堆個土臺,也叫“封土立社”。這個土臺就代表土神,也叫社神,這樣祭拜起來就方便多了。后來把這種祭祀土臺叫“社壇”。“壇”,就是土筑的高臺。在明清時期,北京建造了著名的天壇、地壇,它們是古人祭天祭地的場所。那時候的帝王每年春秋兩季都要到這些祭壇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,以求五谷豐登、歲歲平安。
“陶”是跟“土”有關的一個字。最早的金文“陶”字像人持桿搗泥土做陶的形狀,其本義是用泥土制陶。因燒制陶器的窯多選在山坡下,于是在“匋”字的基礎上再添加表示土山斜坡的阜字旁,另造一個“陶”字來代替本義。所以后來帶耳刀的陶字流傳開來,而不帶耳刀的“匋”字只保留在辭書里了(段玉裁注:“陶”行而“匋”廢矣)。
陶器和古人的生活密切相關。早在七八千年以前的仰韶文化時期,古人就用黏土燒制各種各樣的陶器。從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出土的人頭彩陶瓶,雖然距今已有七八千年,但色彩仍很鮮艷。陜西半坡遺址、姜寨遺址出土的彩色陶盆、陶缽和陶瓶,有的帶有崇拜圖騰的圖畫,有的刻有文字信息符號。在中國歷史名城西安出土了震驚世界的秦朝的兵馬俑。一個個用泥土雕塑出來的栩栩如生的兵馬俑武士威風凜凜、陽剛氣十足,表現了古人高超的技巧。這些出土的陶器對我們了解那個歷史時期的情況很有幫助,它是我們的祖先用泥土創造的奇跡。
在漢語中,有一個叫做“土壤細流”的成語,“土壤細流”出自秦朝宰相李斯之口。他這樣說:“泰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擇細流,故能就其深。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些事物雖然很細微,但不斷積累,就能發生巨大的作用。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對土壤還是非常重視的。
上一篇:否的解釋|否的意思|“否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壺的解釋|壺的意思|“壺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