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見異思遷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見異思遷的拼音:jiàn yì sī qiān
解釋 遷:改變。指看見別的事物,就改變原來的主意。形容意志不堅定,喜愛不專一。
出處 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少而習焉,其心安焉,不見異物而遷焉。”
春秋時期,齊桓公繼位為君后,任命鮑叔為宰相,但是鮑叔認為管仲比自己更合適,就堅決讓位給管仲。于是齊桓公親自到郊外迎接管仲,向他詢問如何治理禮崩樂壞、百廢待興的國家。管仲認為首先應當樹立百姓的楷模,制定合理一貫的稅收,使政民和諧、賞罰嚴明、尊卑有序。桓公又問:“如何成就百姓的事業?”管仲說:“對于士農工商四種百姓,不能讓他們混雜地住在一起。假如混住,他們的語言就混雜了,所從事的職業也就會改變。具體說來,就是把士安頓在清靜的地方,把工安排在靠近官府的地方,把商安排在靠近集市的地方,把農安排在靠近田野的地方。”
管仲認為:“把士集中起來居住在環境清靜的地方,就會做父親的與做父親的在一起談論義,做兒子的與做兒子的在一起談論孝,為君主服務的人在一起談論恭敬之道,年輕的人在一起談論友愛之道。人們年少的時候耳濡目染的是這些,他們的心也就安于這些,不會看到別的行業而改變心思轉行。這樣,父兄們的教育不必急切卻能教好,子弟們的學習不必勞累而能學成,結果士人的兒子總是士人。”對于其他農工商三種人,管仲也都采取集中居住的辦法,讓他們的心安于自己從事的職業,不因看到別的行業而轉行。管仲隨后又制定了國家的各項制度,使齊國走上強國之路,最終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。
近義 朝三暮四
反義 一心一意
例句
見異思遷、用心不專是從事科研和專業技術工作的大忌。
上一篇:《行將就木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諱莫如深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