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老驥伏櫪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老驥伏櫪的拼音:lǎo jì fú lì
解釋 驥:駿馬。櫪:馬槽,也指關牲畜的地方。比喻有志之士雖然年老但仍然充滿雄心壯志。
出處 三國魏·曹操《步出夏門行》: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”
漢獻帝建安五年(公元200年),曹操在官渡之戰中,以少勝多,大敗袁紹,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。此后,曹操連勝袁譚、袁尚,收服黑山起義軍張燕等,軍威大振。漢獻帝建安十二年五月,曹操又發兵征討盤踞北方,悖亂不服的三郡烏丸。經過艱苦的行軍和激烈的戰斗,于第二年正月凱旋。其間,逃往遼東的袁紹的兩個兒子袁尚、袁熙也被遼東太守公孫康殺死,并將首級呈送給曹操,以示自己歸服之意。這樣,曹操基本統一了北方。
這次北征烏丸,由于道路不通,天氣不好,行軍異常艱苦,甚至一度軍糧缺乏,只好殺死數千匹戰馬為糧。大軍凱旋后,連曹操也感到有點后怕,以至于重賞以前竭力勸阻的大臣。不過,畢竟這是一次重大的勝利,曹操受到了極大的鼓舞,于是他在班師途中,以澎湃的激情,寫下了一組千古傳頌的詩篇《步出夏門行》,其中一首《龜雖壽》寫道:神龜雖然長壽,生命總有盡頭。仙蛇縱能駕霧,也終變為灰土。老馬雖處槽櫪,卻有千里之志。壯士即到晚年,雄心不會停止。人生壽命之限,不只上天掌握。自己注重保養,仍然可得長壽。幸運到了極點,唱此表達心志。
近義 老當益壯
例句
老作家雖然年逾古稀,但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,他決心在有生之年完成一部長篇巨著。
上一篇:《老生常談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胸有成竹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