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禮賢下士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禮賢下士的拼音:lǐ xián xià shì
解釋 禮賢:禮敬賢德之士。下士:降低身份結(jié)交有知識的人。指有地位者能禮敬賢德之人并降低身份與之結(jié)交。
出處 《新唐書·李勉傳》:“禮賢下士有終始,嘗引李巡、張參在幕府,后二人卒,至宴飲,仍設(shè)虛位沃饋之。”
李勉是唐德宗時代的宰相、太子太師。他年輕的時候生活貧困,流落他鄉(xiāng),和一些流浪的讀書人一起住在旅店。其中有人得病將死,拿出自己剩下的銀子對李勉說:“身邊一起住的這些朋友中沒有我的知音,能把我自己的后事托付給你,我覺得非常榮幸,這些錢你用來給我辦理喪事,剩下的就歸你。”李勉答應(yīng)了他。安葬完畢,李勉卻把剩余的銀子埋在了他的棺材下,等這位儒生的家人來時一起挖開墳?zāi)菇唤o了他的家人。李勉后來位居將相,仍然輕財重義,他把自己得到的賞賜全部贈送給親友,以致自己死后身無余財。
李勉在朝廷為官時,耿直公正,是李唐家族官員的楷模。他對待賢德之人自始至終都彬彬有禮。李勉曾經(jīng)請李巡、張參作自己的幕僚,后來這兩人去世了,但到宴會之時,李勉仍然為他們留下席位,并祭奠他們。李勉派遣兵士離家戍守時,常常關(guān)心他們的生活,每到春秋季節(jié)都要去慰問他們的家屬,所以得到了士兵們的愛戴。
近義 平易近人
例句
戰(zhàn)國“四公子”能禮賢下士,所以門下人才濟濟。
上一篇:《皮里陽秋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禍起蕭墻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