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無中生有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無中生有的拼音:wú zhōnɡ shēnɡ yǒu
解釋 本來為道教語,是說一切“有”都生于“無”。后來變為貶義詞,比喻沒有事實地憑空編造。
出處 《老子》第四十章:“天下萬物生于有,有生于無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三十四回:“花榮陪著笑道:‘總管容復聽稟:量花榮如何肯背反朝廷?實被劉高這廝,無中生有,官報私仇,逼迫得花榮有家難奔,有國難投。’”
在《老子》中,“有”和“無”是兩個抽象的哲學概念,他們相輔相成,能相互轉化。三國時的王弼在給上面所引的話語作注時即說:“‘有’從‘無’開始,假如‘有’達到它的極點,就又將變為‘無’。”
《水滸傳》中,宋江、花榮被清風寨知寨劉高和青州兵馬都監黃信捉拿,在押解途中由清風山英雄救獲,并順便俘虜了劉高。黃信逃回清風寨后向總管青州兵馬的統制、霹靂火秦明求救。秦明帶兵攻打清風山,和花榮對陣時喝罵花榮背叛朝廷,花榮賠笑說:“請您海涵聽我解釋:您想我花榮怎肯背叛朝廷?其實是被劉高這個壞人無中生有地陷害。他公報私仇,逼得我有家難回,報國無門,暫時棲身于此,請總管詳察。”秦明作戰失敗,宋江等人用計使知府誤以為秦明已反叛,殺了秦明的妻小,并上報朝廷通緝。秦明無奈,只得返回清風山入伙,成為水滸一百單八將中的一員。
例句
他決不會做無中生有、陷害同學的事。
上一篇:《方寸大亂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無人問津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