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拔苗助長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拔苗助長的拼音:bá miáo zhù zhǎnɡ
解釋 把禾苗拔高,幫助它生長。比喻強求速成,有害無益。
出處 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,芒芒然歸,謂其人曰:‘今日病矣!予助苗長矣!’其子趨而往視之,苗則槁矣!”
孟子在同公孫丑討論言辭和感情之間的關(guān)系時,說自己既善于分析別人的言辭,又善于培養(yǎng)自己的浩然之氣。公孫丑問:“什么叫做浩然之氣呢?”孟子說:“這難以用一兩句話說清楚。這種氣,最偉大、最剛強,用正當(dāng)?shù)姆椒ㄈヅ囵B(yǎng)它而不加損傷,它就會充滿天地之間。這種氣,必須與正義和道義相配合;假如不這樣,就衰敗了。它是集中正義而產(chǎn)生的,而非偶然的正義行為所能得到的。假如問心有愧,也就衰敗了。所以我說,告子不懂得義,因為他把義看成心外之物。施行仁義一定會有福,但是不能只是因為求福而去施行仁義;心里不能忘了道義,但也不能忽視規(guī)律而助其生長,不能像宋國人那樣。宋國有個人,擔(dān)心禾苗不長而去把它拔高,然后十分疲倦地回到家。對家人說:‘今天真累,我?guī)椭堂玳L高了。’他的兒子趕快跑去一看,禾苗已經(jīng)枯萎了。其實,天下之人都有拔苗助長的心態(tài)。認為沒有好處而不施仁義者,就像不耕耘田地的人;違背規(guī)律而強施仁義者,就像拔苗助長的人,不但沒有好處,反倒有害處。”
近義 欲速不達
反義 循序漸進
例句
希望家長不要違背孩子生長發(fā)育的規(guī)律,去干拔苗助長的蠢事。
上一篇:《投鼠忌器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指桑罵槐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