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指桑罵槐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指桑罵槐的拼音:zhǐ sāng mà huái
解釋 指著桑樹罵槐樹,比喻明指此而暗罵彼。
出處 《紅樓夢》第五十九回:“那是我們編的,你老別指桑罵槐。”《三十六計·并戰計》第二十六計:“指桑罵槐:大凌小者,警以誘之。剛中而應,行險而順。”
《紅樓夢》第五十九回里寫道:春燕的母親和姨媽管理大觀園里的柳堤。鶯兒、蕊官、藕官正在柳堤上編柳條,春燕路過這里,和她們聊起天來。春燕的姨媽和母親見到大家摘花折柳,非常生氣,但又不敢得罪各位姑娘,于是打罵春燕。鶯兒于是急忙說:“那些東西是我們編的,你老別指桑罵槐。”
“三十六計”是我國古代三十六種優秀的兵法策略,它的思想雛形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。比如《南齊書·王敬則傳》說:“檀公三十六策,走為上計,汝父子唯應走耳。”由這句話后來演變出了“三十六計,走為上計”。明末清初時有人(已不可考)在此基礎上撰成了《三十六計》一書,成為廣泛流傳的優秀文化遺產。三十六計共分六套,即勝戰計、敵戰計、攻戰計、混戰計、并戰計、敗戰計;前三套是處于優勢時所用之計;后三套是處于劣勢時所用之計;每套中又各包含六個小計,總共三十六計。“指桑罵槐”作為并戰計之二,其要訣在于:“強大者控制弱小者,要用警示誘導的辦法。剛健的居中者若能得到在下者的呼應,即使履行危險的事情也能夠一帆風順。”
例句
他老在小區內指桑罵槐,尋釁鬧事,已經引起人們的反感。
上一篇:《拔苗助長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捕風捉影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