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陽紙貴是什么意思
【典源】 《晉書·左思傳》:“ (左思)造《齊都賦》,一年乃成。復欲賦《三都》,……遂構思十年,門庭藩溷皆著筆紙,遇得一句,即便疏之。自以所見不博,求為秘書郎。及賦成,時人未之重。思自以其作不謝班、張、恐以人廢言,安定皇甫謐有高譽,思造而示之。謐稱善,為其賦序……自是之后,盛重于時,文多不載。司空張華見而嘆曰:‘班、張之流也。使讀之者盡而有余,久而更新。’于是豪貴之家競相傳寫,洛陽為之紙貴?!薄妒勒f新語·文學》:“庾仲初作《揚都賦》成,以呈庾亮。亮以親族之懷,大為其名價云:‘可三《二京》,四 《三都》。’于是人人競寫,都下紙為之貴?!?/p>
【今譯】 晉代左思用十年時間,寫作《三都賦》,在家中房間院內甚至廁上都放置紙筆,偶而得到佳句,即趕忙記下來。賦完成后,當時人并末重視。左思又請當時名士皇甫謐作序,從此聞名。張華看到以后,也認為是佳作,可以與后漢時的班固、張衡之文相媲美。于是都城洛陽的豪貴之家爭相傳寫,使紙價都因此貴起來。
【釋義】 后以此典稱詩文作品為世所重,流傳一時。
【典形】 都中紙貴、洛陽價增紙、洛陽紙貴、滿地傳都賦、增紙價、紙貴、紙貴京師、京都紙價高、衡陽紙貴、紙貴咸陽、長安紙貴。
【示例】
〔都中紙貴〕唐·元稹《和王侍郎酬廣宣上人》:“都中紙貴流傳后,海外金填姓字時?!?/p>
〔洛陽價增紙〕 明·高啟 《謝廬山宋隱君》:“又思作賦獻天子,曉出洛陽價增紙。”
〔洛陽紙貴〕 唐·宋之問《范陽王挽詞》:“洛陽今紙貴,猶寫太沖詞?!?/p>
〔滿地傳都賦〕 唐·王維《哭祖六自虛》:“滿地傳都賦,傾朝看藥船?!?/p>
〔增紙價〕 唐·白居易 《賦賦》:“振金聲于寰海,增紙價于京師?!?/p>
〔紙貴〕 唐·王維《魏郡太守上黨苗公德政碑》:“奏甚平讞,詩窮綺靡。硯燔紙貴,虎視詞林?!薄?/p>
〔紙貴京師〕 明·馮惟敏《天香引·柬劉后溪》:“名起當時,紙貴京師,健羨清才,珍重嬌姿?!?
上一篇:澤車款段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洛陽紙貴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