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對牛彈琴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對牛彈琴的拼音:duì niú tán qín
解釋 比喻對不懂事理的人講道理。常含有徒勞無功或諷刺對方愚蠢之意。
出處 東漢·牟融《理惑論》:“公明儀為牛彈《清角》之操,伏食如故,非牛不聞,不合其耳矣。”
牟融是東漢末年人,推崇佛法,撰寫了《理惑論》(《牟子》)一書,采用問答式,引用《老子》《論語》《孝經》等書,回答了當時人對佛教提出的種種疑難問題。
當時有人問牟融:“你崇尚佛法,說佛經數量浩如煙海,都是錦繡文章,但為何回答我的問題時不用佛經,卻引《詩》《書》,難道是為了把不同的東西合并成相同的東西嗎?”牟融回答說:“口渴的人不一定非要到長江、大海去喝水,饑餓的人不一定非要到糧倉才能吃飽。規律呈現給有智慧的人,辯論講給明白事理的人,書籍留傳給能看明白的人,事情說明給有見解的人。我以為你了解《詩》《書》,所以才引用它們來加以說明。如果用佛經上的話,對你談佛經‘無為之道’的要點,這就像對盲人述說五種色彩,對聾子演奏五種聲律。師曠再巧,也不能彈奏沒有琴弦的琴;皮衣再暖,也不能讓死人的體溫變熱。公明儀給牛彈奏《清角》這樣優美的樂曲,牛卻照樣低頭吃草,并不是牛沒聽見,而是樂曲不合它的耳朵。假如換成蚊子、牛虻的聲音,或者小牛犢孤獨的叫聲,它馬上就調轉尾巴,豎起耳朵,走來走去地聽。因此,我用《詩》《書》來給你講佛經的道理。”
近義 白費口舌
反義 對癥下藥
例句
和這些劊子手爭吵,無異于對牛彈琴,徒然耗費精力。
上一篇:《完璧歸趙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尋章摘句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