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因噎廢食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因噎廢食的拼音:yīn yē fèi shí
解釋 噎:咽喉梗塞,噎住。因為吃飯噎住過,就不再吃飯。后用來比喻受過挫折后,連該做的事情也不去做了。
出處 《呂氏春秋·蕩兵》:“夫有以饐(同“噎”)死者,欲禁天下之食,悖。”
《呂氏春秋·蕩兵》中講,古代圣王只有興舉義兵者,而無息兵罷戰者,并對此進行了論證。其中一條講:有因為吃飯噎死了人,就打算禁食天下的食物,這是不明智的。有因為乘舟坐船淹死了人,就打算禁毀天下所有的船只,這也是不明智的。有因為用兵失敗而喪失了自己的國土,就打算禁息天下所有的兵事,這同樣是不明智的。兵事、軍隊不可廢止不用,就像水火不可被廢止不用一樣。對于水火,如果善于運用就會造福,不善于運用就會帶來災禍。就像用藥治病的人一樣,找到的是好藥就能救人,找到的是壞藥就會殺人。守衛道義的軍隊就是天下好藥中最好的一種,所以不能被廢止不用。
一個家庭,如果沒有發怒和鞭笞,那么小孩、嬰兒馬上會隨時隨地犯錯誤。一個國家,如果沒有刑法和懲罰,那么百姓馬上就會忤逆不道、相互欺凌。如果天下沒有誅殺和攻伐,那么諸侯們馬上就會相互施暴、互相攻打。所以家庭里不能廢止發怒和鞭笞,國家不可廢止刑法和懲罰,天下不可廢止誅殺和攻伐。正因為這樣,所以圣王只能興舉義兵,而不能廢止軍隊兵事、息兵罷戰。
近義 一蹶不振
例句
改革完全是一件新的事情,難免會犯錯誤,但我們不能怕,不能因噎廢食,不能停步不前。
上一篇:《因勢利導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因地制宜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