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興高采烈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興高采烈的拼音:xìnɡ ɡāo cǎi liè
解釋 本指文章旨趣高超,言辭犀利。現多用來形容興致很高,情緒旺盛。
出處 南朝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體性》:“叔夜俊俠,故興高而采烈。”
嵇康,字叔夜,三國時魏末詩人、音樂家,“竹林七賢”的領袖人物,在音樂演奏、樂曲理論以及文學方面都有非同尋常的才華。他的《廣陵散》是流傳至今的古琴名曲;他的詩歌和散文,文思新穎,格調高古,為人所傳頌。嵇康為人正直,不愿同流合污,因此致罪,最終被司馬昭殺害,死時才剛剛四十歲。
劉勰的《文心雕龍》是我國第一部“體大思精”的文藝理論著作,第一次全面系統地論述了有關文學和寫作的重要問題。其中的《體性》篇,主要講述風格和個性的關系。劉勰認為,總結各種作品的歸宿,可以概括在八種風格里,即典雅、深隱、精簡、明顯、繁豐、壯麗、新奇、浮靡。至于八種風格的變化,要靠學力和才能。而各人的學力才能,是由各自的氣質造成的。賈誼才氣英俊,所以文辭潔凈而風格清新;司馬相如狂放,所以文理虛夸而言辭張揚;揚雄性情沉靜,所以他的辭賦含義隱晦而意味深沉;阮籍行為豁達,所以他的辭章音節高昂而聲調卓越;嵇康豪俠,所以他的作品旨趣高超而言辭犀利。劉勰舉出這些作家和作品的例子,意在說明作品的文辭和作者的性情氣質緊密相連。
近義 歡天喜地
反義 悶悶不樂
例句
小朋友們在游樂園里玩得興高采烈。
上一篇:《興師動眾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兵不厭詐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