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不遠千里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不遠千里的拼音:bù yuǎn qiān lǐ
解釋 不以千里為遠。形容不辭辛勞長途跋涉。
出處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叟!不遠千里而來,亦將有以利吾國乎?”
孟子到了魏國,見到梁惠王。惠王說:“老人家!您不怕千里的遙遠路程來到這里,想來一定帶有利于我國的方略吧!”
孟子答道:“君王何必單單說到‘利’呢?除了‘利’,還有更重要的‘仁義’呀!假如國君說要怎樣怎樣才能使我國有‘利’,士和老百姓又都說要怎樣怎樣才能使我自身有‘利’,像這樣都一個勁地上要取下的利,下要取上的利,大家互相爭利,那么這個國家就有喪亡的危險了。因為一個國家如果這樣上下交相爭利,那么擁有萬乘兵車的大國,有能力弒殺其國君的,一定是擁有千乘兵車的公卿之家;擁有千乘兵車的國家,有能力弒殺其國君的,一定是擁有百乘兵車的大夫之家。這是因為千乘之國他以萬乘之利為多,百乘之家他以千乘之利為多,由于利的驅使,故以下弒上。而從天子的萬分中只取了千分而成為天子的諸侯,從諸侯的千分中只取了百分而成為諸侯的大夫,這也不算少了,如果人們都這樣先把個人私利放在前面,而把大眾的公義放在后面,重私利而輕公義,那么不爭奪利、不殺戮、不篡奪君位,就不會有滿足其欲望而罷休的時候。”
“可是,如果一個人心中存有仁愛之心,他就絕不會遺棄他的父母,如果一個人心中存有人間正道,他就絕不會背離其國君而置之不顧。所以君王您應該重視‘仁義’,為什么要單單說到‘利’呢?”
近義 千里迢迢
反義 近在咫尺
例句
白求恩同志不遠千里來到中國,幫助中國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。
上一篇:《不足掛齒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不逞之徒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