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先睹為快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先睹為快:xiān dǔ wéi kuài
詞源:唐·韓愈《與少室李拾遺書》:“伏承天恩,詔河南敦諭拾遺公。朝廷之士,引頸東望,若景星鳳皇之始見也, 爭先睹之為快。”
詞由: 唐代的李渤, 字濬之, 性剛正, 刻志于學, 隱居在少室山。元和初年, 戶部侍郎李巽、諫議大夫韋況等竭力推薦, 皇帝下詔叫他出來為官。可他為了河南尹杜兼的事, 不愿出來。于是, 韓愈就寫了信給他, 勸他不要為謊言所困。信開始就說:“皇上的大恩,你不能辜負啊。你快點兒來吧, 朝廷上所有的人都盼望你早點來呢。大家想見你, 就象是燦爛鳳凰第一次看到一樣, 爭著先見到你為一快事。” 后來李渤出來了, 元和九年為著作郎; 太和中,為太子賓客。
詞義: 以第一個看到為一快事。睹: “睹”, 看到。形容盼望十分殷切。
書證: 清·百一居士 《壺天錄》 卷下:“蘇人目所未經, 咸欲先睹為快。”田漢《關漢卿》第五場:“一定又是個杰作吧, 剛念的這支《滾繡球》就不錯。讓我先睹為快吧。”魯迅《致錢玄同》:“《鱻蒼載》還沒有見過,實在有背 ‘先睹為快’ 之意,”周作人《答伏園論<語絲的文體>》:“你要代萬羽來答《代快郵》, 我以先睹為快, ‘企予望之’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先憂后樂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黨同伐異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