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反客為主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反客為主的拼音:fǎn kè wéi zhǔ
解釋 為:成為??腿朔催^來成為主人。常用來比喻變被動為主動或變次要為主要。
出處 《三國演義》第七十一回:“淵為人輕躁,恃勇少謀,可激勸士卒,拔寨前進,步步為營,誘淵來戰而擒之,此乃反客為主之法?!?/p>
三國時,蜀國大將黃忠與夏侯淵在定軍山對陣。黃忠手下陳式被夏侯淵活捉回曹營。黃忠忙與軍師法正商量,法正說:“夏侯淵性格輕浮急躁,做事有勇無謀。咱們可以激勵自己的士兵,每前進一步就設下一道營壘,引誘夏侯淵來交戰,然后再擒獲他。這就是所謂的‘客人反過來成為主人’的計謀?!秉S忠采納了法正的建議,先把自己的所有物品都獎勵給士兵以激勵士氣,士兵們非常高興,都愿意拼死作戰。然后每前進一步都設下一道營壘,在每道營壘里都住幾天,鞏固住陣地再往前推進。夏侯淵聽說后打算出戰,他的手下張合識出這是“反客為主”之計,勸他不可出戰,假如出戰就會失敗。夏侯淵不聽,命令夏侯尚帶領幾千士兵出戰,一直沖到了黃忠的營寨前。黃忠提刀與夏侯尚交戰,只一個回合,就活捉了夏侯尚,曹軍大敗而歸。這次勝利,迫使夏侯淵主動提出交換戰俘,也使蜀軍由被動變為了主動。
近義 喧賓奪主
例句
他本來只是客人,卻反客為主,成為這次宴會的焦點。
上一篇:《臥薪嘗膽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口若懸河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