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他山之石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他山之石的拼音:tā shān zhī shí
解釋 本作“它山之石”,今多寫作“他山之石”。意思是別國的賢才也可用來輔佐本國,正如別的山上的石頭也可作為礪石,用來琢磨玉器。后用來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或提供借鑒的外力。
出處 《詩經·小雅·鶴鳴》:“它山之石,可以為錯?!街?,可以攻玉。”
《詩經》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,共305篇,分為《風》《雅》《頌》三部分?!堆拧肥侵艽①F族的樂歌,又分為《大雅》和《小雅》?!缎⊙拧反蟛糠质俏髦茏髌?,也有部分篇目是東周時代的,其內容包括祭祀、宴饗、諷刺、歌頌、勸誡、勉勵、記事、抒情等方面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周代社會的現實。
《鶴鳴》是《小雅》中的名篇之一。這首詩諷喻王朝統治者重視使用下層的人才,注意招賢納士,被認為是我國招隱詩的鼻祖。全詩共兩段,每段九句:
鶴鳴于九皋,聲聞于野。
魚潛在淵,或在于渚。
樂彼之園,爰有樹檀,其下維萚(tuò)。
它山之石,可以為錯。
鶴鳴于九皋,聲聞于天。
魚在于渚,或潛在淵。
樂彼之園,爰有樹檀,其下維榖(ɡǔ)。
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
例句
我們應該在修身處世的方面做到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
上一篇:《人情冷暖,世態炎涼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以卵擊石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