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喪家之犬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喪家之犬的拼音:sànɡ jiā zhī quǎn
解釋 比喻失去依靠、無處投奔或驚慌失措的人。
出處 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:“東門有人,其顙似堯,其項類皋陶,其肩類子產(chǎn),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,累累若喪家之狗。”
春秋去找時期,禮崩樂壞,孔子帶著弟子們周游列國,到處宣傳他的仁政學(xué)說,可惜很少有人接受他的這一套。魯哀公三年(公元前492年),孔子離開曹國后又周游到了宋國,和弟子們在一棵大樹下演習(xí)周禮,借以宣傳自己的主張。宋國的司馬(掌軍政和軍賦的高級官員)桓魋很討厭孔子,準(zhǔn)備殺掉他,就先派人拔掉了大樹。孔子一看情況不妙,就趕緊和弟子們四散逃跑。混亂中,孔子和弟子們失散了。孔子跑到了鄭國,一個人站在城墻的東門口。孔子的學(xué)生子貢四處打聽孔子的下落,鄭國人告訴他說:“東門口站了一個人,額頭長得像唐堯,脖子長得像皋陶,肩膀長得像子產(chǎn),但是從腰到腳和大禹相比還差三寸。他驚慌失措,好像沒有人要的流浪狗。”子貢一聽,知道這正是自己的老師,就馬上跑到了孔子。
例句
革命一來,紳士們便立刻皇皇然若喪家之犬,將小辮子盤在了頭頂上。
上一篇:《東施效顰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丹楹刻桷,畫棟雕梁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