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之無文;行而不遠拼音,言之無文;行而不遠對偶成語介紹
言之無文;行而不遠拼音:yán zhī wú wén;xíng ér bù yuǎn
【綜】文:文采。行:流傳,流行。遠:遙遠,久遠。文章語言乏味,沒有文采,流傳就不能久遠。◆也作“言之無文,行之不遠”“言而無文,行之不遠”。
【例】① 《左傳·襄公二十五年》:“仲尼曰:‘《志》有之:“言以足志,文以足言。”不言,誰知其志?言之無文,行而不遠。’”② 李霞《詩歌修辭:主觀的客觀化哲學》:“中國先人說言之無文,行而不遠,古希臘人說技藝悠久而生命短促。”③ 學術性文章,觀點再新穎,論據再確鑿,但如果語言枯燥,表述老套,那結果還是言之無文,行而不遠,很難得到他人的青睞。
【辨】復句式成語,通常連用,極少單獨使用。
上一篇:《解甲歸田,鑄劍為犁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詞華典贍,格高意遠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