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獨步天下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獨步天下:dú bù tiān xià
詞源:《后漢書·戴良傳》:“良曰:‘我若仲尼長東魯,大禹出西羌,獨步天下,誰與為偶!’”
詞由:東漢初年,有個才識高達、議論奇特的讀書人,他的名字叫戴良。有一天,他的同鄉(xiāng)謝季孝問他說:“您自己認為天下誰可以和您相比呢?”戴良毫不隱諱地答道:“我呀,象生長在東方魯國的孔子,出生在西方羌地、治水有功的大禹,天下獨一無二,哪一個能同我相匹敵?”戴凡可謂狂妄自大了!他雖然自鳴不凡,但一生優(yōu)游不仕。一次,州郡官府請他出來做官,他卻帶著妻女躲藏到江夏(今湖北省內(nèi))山中,一直不出來,最后老死在山中。
詞義:天下獨一無二。獨步:獨一無二,一時無兩。指杰出人才,一時無人可比。亦作“獨步一時”、“天下獨步”。
書證:唐·白行簡《李娃傳》:“自以為獨步一時,不可得而屈也。明·李贄《初潭集·師友七》:“獨步天下,無與為偶。”明·無名氏《錄鬼簿續(xù)編》:“德清之詞,不惟江南,實天下之獨步也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獨善其身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獼猴騎土牛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