裒多益寡;酌盈劑虛拼音,裒多益寡;酌盈劑虛對偶成語介紹
裒多益寡;酌盈劑虛拼音:póu duō yì guǎ;zhuó yíng jì xū
【上】裒:減少。益:增補。削減有余的,補給不足的。◆也作“裒多增寡”。《易·謙》:“君子以裒多益寡,稱物平施。”
【下】劑:調節,調劑。擇取盈余的,調劑不足的或虧損的。◆也作“酌盈注虛”。明·張居正《請裁定宗藩事例疏》:“上不虧展親睦族之仁,下不失酌盈劑虛之術。”
【綜】減少盈余的一方,調劑不足的一方。
【例】① 鄭觀應《盛世危言·墾荒》:“古圣王處此,其裒多益寡、酌盈劑虛者,必有其道矣。”② 有政協委員提出,為了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,國家必須推出一些裒多益寡、酌盈劑虛的政策,以縮小行業與行業之間、地區與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。
上一篇:《行不履危,坐戒垂堂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見兔顧犬,亡羊補牢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