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若處子;動若脫兔拼音,靜若處子;動若脫兔對偶成語介紹
靜若處子;動若脫兔拼音:jìng ruò chǔ zǐ;dòng ruò tuō tù
【綜】處子:未嫁女子。脫兔:逃奔的兔子。謂未行動時像處女一樣嫻靜,行動時像逃脫的兔子那樣迅捷。比喻軍隊未行動時不露聲色,以麻痹敵人;但一旦行動,雷厲風(fēng)行,敏捷迅速,打個敵人猝不及防。◆也作“靜如處女,動如脫兔”“始如處女,后如脫兔”。
【例】①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二卷三十五章:“古人說:‘靜若處子,動若脫兔’,也是不動的時候要像大姑娘深藏閨中,動起來像脫網(wǎng)的兔子那么快。”② 這是一支訓(xùn)練有素的部隊,上了戰(zhàn)場靜若處子,動若脫兔,經(jīng)常打得敵人暈頭轉(zhuǎn)向,潰不成軍。
【辨】復(fù)句式成語,通常連用,極少單獨使用。
上一篇:《青蠅點素,白蟻爭穴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顛唇簸嘴,惹是生非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