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末倒置;輕重失宜拼音,本末倒置;輕重失宜對偶成語介紹
本末倒置;輕重失宜拼音:běn mò dào zhì;qīng zhòng shī yí
【上】本:根,指事物的根本。末:梢端,指事物的枝節。置:放。比喻弄顛倒了事物的主次、輕重、本質與非本質等關系。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該簡者你卻詳而不簡,該詳者你又簡而不詳。本末倒置,批評你還不愿意。亂彈琴!”
【下】指對重要的與次要的事情處置失當。◆也作“輕重倒置”。宋·蘇舜欽《論宣借宅事》:“若死行陣之家與伎術之輩均用此賞,臣竊恐輕重失宜矣。”
【綜】指對事物的主次、輕重等關系處置失當。
【例】一些人在“投資理財”與“基本生活保障”的資金投放上本末倒置,輕重失宜,把大把的錢投入股市,而平時卻省吃儉用,甚至連有病都舍不得看,這是不足取的。
上一篇:《朝耕暮耘,春祈秋報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朱雀玄武,白旄黃鉞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