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康衢之謠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康衢之謠:kāng qú zhī yáo
詞源:《列子·仲尼》:“堯治天下五十年,不知天下治歟,不治歟;不知億兆之愿戴已歟,不戴己歟。顧問左右,左右不知;問外朝,外朝不知;問在野,在野不知。堯乃微服游于康衢,聞兒童謠曰:‘立我蒸民,莫非爾極,不識不知,順帝之則?!瘓蛳矄栐唬骸l教爾為此言?’童兒曰:‘我聞之大夫?!瘑柎蠓颍蠓蛟唬骸旁娨??!?/p>
詞由:堯治理國家有五十年,治得好還是不好呢?老百姓擁戴呢還是不擁戴?很想了解這個情況。于是他問左右的人,左右的人說不大清楚;問在朝的人,他們也說不明白;問在野的人,又說不出頭緒來。堯就改裝換服穿著普通的衣裳到大路上去走走,聽到有兒童唱著這樣的歌謠:“我們老百姓生活得美滿極了,想要的沒有得不到的。老百姓還有什么意見呢?只是順從帝王的意旨就行了?!眻蚵犃?,非常高興,就同孩子:“那個教你們的呀?”孩子回答說:“我們是從大夫那里聽來的。”堯就去問大夫,大夫說:“這是古詩啊!”
詞義:在大路上唱著歡樂的歌謠??滇椋嚎登f的大道,暢通的大路。后用來比喻對盛世的歌頌。
書證:清·王愷運《丁文誠誄》:“始為藏垢之藪,今有康衢之謠?!?
上一篇:成語《平地風波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強弓勁弩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