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昏菽麥;識昧高卑拼音,智昏菽麥;識昧高卑對偶成語介紹
智昏菽麥;識昧高卑拼音:zhì hūn shū mài;shí mèi gāo bēi
【上】菽:豆類的總稱。見識淺陋得連豆類和麥子都辨認不清。形容無知。南朝梁·劉孝標《辯命論》:“朝秀晨終,龜鶴千歲,年之殊也。聞言如響,智昏菽麥,神之辨也。”
【下】識:見識。昧:昏暗,糊涂。謂不明事理,不懂得尊卑高下。唐·陸贄《奉天請罷瓊林大盈二庫狀》:“是知氓俗昏鄙,識昧高卑,不可以尊極臨,而可以誠義感。”
【綜】形容愚昧無知,不明事理。
【例】這些紈绔子弟油頭粉面,游手好閑,智昏菽麥,識昧高卑,你千萬不要和他們同流合污,否則會誤了你的人生。
上一篇:《智小言大,才蔽識淺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有了存孝,不顯彥章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