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先斬后奏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先斬后奏的拼音:xiān zhǎn hòu zòu
解釋 本指執法官吏先處決罪犯,然后向上奏聞。現多用來比喻先采取行動,然后再上報。
出處 《漢書·申屠嘉傳》:“嘉謂長史曰:‘吾悔不先斬錯乃請之,為錯所賣。’”
申屠嘉是西漢初年的人,最早以弓弩手的身份跟隨劉邦攻打項羽,后來因為軍功屢次升遷,到漢文帝時擔任了丞相。
申屠嘉擔任丞相五年后,漢文帝駕崩,漢景帝即位。第二年晁錯擔任內史(官名,主要職責是治理京師),得到皇帝的賞識而大受重用。在晁錯的提議下,皇帝改變了許多項法令,同時晁錯還建議削弱諸侯的勢力。這時,申屠嘉講的話得不到采納,十分痛恨晁錯。
晁錯擔任內史治理京城,經常出入東門,不大方便,就另外開了一扇門,從南面出入。但是,從南面出入,正好要經過“太上皇廟”內墻之外、外墻之內的空地。申屠嘉知道這件事后,準備奏請殺掉晁錯。有人告訴了晁錯,晁錯非常害怕,就在深夜入宮進見皇帝,主動向皇帝承認了錯誤。第二天上朝,申屠嘉按計劃奏請殺掉晁錯。皇上說:“晁錯鑿穿的不是真正的廟墻,而是內墻之外的外墻。過去散官們都可以住在這個地方,何況又是我讓他這樣做的,所以晁錯沒有罪過。”退朝后,申屠嘉對丞相府的長史(官名)說:“我后悔自己沒有先殺掉晁錯然后再上奏,現在自己反倒被晁錯算計。”申屠嘉氣憤不已,回到家后便吐血死了。
近義 先行后聞
例句
在工作中遇到重大問題時,一定要及時上報,千萬不能先斬后奏。
上一篇:《先入為主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先禮后兵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