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窮匕見
戰(zhàn)國末期,秦國實力強盛,攻滅了韓、趙兩國后,又北侵至燕國南邊的邊界,燕太子丹非常恐懼,便請荊軻(此人擅長劍術,是行刺秦王的最佳人選)刺殺秦王,希望借此可以扭轉局勢。荊軻說:“如今空手而去,恐怕也沒有什么信用,那么秦王也就無法接近了。如果能夠得到樊於期將軍的頭顱和燕國督亢地區(qū)(今河北涿縣東)的地圖獻給秦王,秦王一定會很高興地接見我,那么我才有辦法來報答太子。”
為了使荊軻能接近秦王,太子丹最終成功為荊軻備好了需要的兩樣東西。這兩樣東西分別放在匣子里。行刺秦王的匕首,就放在卷著的地圖的最里面。此外,太子丹還為荊軻配了一名助手,此人叫秦舞陽。
臨行時,太子丹等身穿喪服,將荊軻送到易水邊。
秦王得知燕國派人來獻兩樣他急于獲得的東西,高興極了,便在都城咸陽宮內隆重接見。荊軻捧著裝有樊於期頭顱的匣子走在前面,秦舞陽捧著裝有地圖的匣子跟在后面。
秦舞陽在上臺階時,緊張得雙手顫抖,臉色變白。荊軻趕緊作了解釋,并按秦王的要求,接過秦舞陽手里裝有地圖的匣子,當場打開,取出地圖,雙手捧給秦王。秦王慢慢展開卷著的地圖,細細觀看。地圖快展到盡頭時,突然露出一把匕首。荊軻見匕首露現(xiàn),左手抓住秦王衣袖,右手舉起匕首去刺秦王。但是,荊軻并未刺中秦王。秦王非常吃驚,聳身站了起來,掙斷衣袖,想拔劍自衛(wèi),怎料劍太長,又插得太緊,沒辦法拔出來。荊軻在后面緊追秦王,秦王繞著柱子跑。左右大臣都提醒說:“大王快把劍背在背上!大王快把劍背在背上!”秦王頓時醒悟過來,依法迅速拔出劍來,一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。
荊軻傷殘倒地了,就舉起匕首投向秦王。沒投中,擊中了柱子。秦王又砍殺荊軻,荊軻身中八處劍傷。荊軻自知事情不能成功,靠在柱子上大笑,兩腿張開,兩膝微曲地坐著,痛罵道:“事情之所以沒有成功,是因為我想活捉你,然后要你同我們訂下誓約來回報太子啊!”秦王的左右大臣上前,斬了荊軻。秦王嚇得很長時間頭暈目眩。
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燕策三》
【故事啟示】 從荊軻刺秦王這一悲壯的歷史典故中,有人看到了俠道,有人看到了悲壯,有人看到了愛國,有人看到了大義。事實上,我們還可以看到不放棄的精神。當荊軻被秦王砍斷一條腿后,他沒有束手就擒,而是繼續(xù)努力,舉起匕首試圖投中秦王。現(xiàn)實生活中,我們也要有不輕言放棄的精神。當然,荊軻那種舍生忘死、反抗強暴的俠義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。國家危難之時,我們絕不能袖手旁觀,而是要拿起武器與入侵者作不懈的斗爭。
【成語釋義】 比喻事情發(fā)展到最后,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。圖,地圖;窮,盡;見,通“現(xiàn)”。
【活用例句】 他虛情假意一番后,便~,露出了丑陋的嘴臉。
【近義】 東窗事發(fā)、原形畢露
上一篇:《固若金湯》出處與譯文翻譯,成語故事《固若金湯》意思解讀
下一篇:《坐井觀天》出處與譯文翻譯,成語故事《坐井觀天》意思解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