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把現在我書包里裝的各種教科書比作一日三餐的話,那么課外書就好比除一日三餐外的點心,它不但能供給我們營養,而且能輔助消化。
我能從課外閱讀中獲得向上的動力。
記得在初二年級的期末考試時,一向學習成績優異,名次不下前三名的我失敗了。那幾天我心里很苦惱,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我那低得可怕的分數,不能自拔。這時,我無意中發現一套書,名叫《失敗與成功》,我打開書,就看到一個故事: 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屢考不中,便在家門口掛了一副對聯: 有心人,天不負,百二秦關終屬楚;有志者,事竟成,三千越甲可吞吳。他以此自勉,最后終于寫成《聊齋志異》這本小說集。我似乎茅塞頓開,心想: 失敗又有什么可怕!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的。于是抄下這副對聯,貼在桌角、鉛筆盒內、床頭……每當我面對困難時,看看它,便勇氣倍增,后來,我果然又成了班里的優秀學生。
我還能從課外書中獲得課本上沒有的知識。
有一次,上自然課時老師對大家講關于原子的知識。老師說:“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,核外電子排布在原子核外。”我便產生了一個疑問,去問老師,老師說:“這是高中的內容。”我還是十分想知道,老師便借給我一本書,我從這本關于原子的書上知道了: 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的排布就像太陽和地球等別的星球一樣,電子包圍著原子核,這個結構叫小宇宙結構。以后每考關于原子的結構時,我便會想起小宇宙結構,而且從沒出錯。
課外書給予我的還有很多,很多……
“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。”只有泛讀各類書籍,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。
課外閱讀使我知道了古今中外,上下五千年,縱橫九萬里的各種知識。我看課外書,因為我知道: 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是知識全面的人才。
謝謝你,課外書!
(杭州市一考生)
【評點】
這是浙江省杭州市1997年中考作文優秀答卷。
這份答卷,沒有一句多余的話,層層點撥,緊扣題目,突出中心。
用貼切比喻,很快入題。具體詳寫兩個方面,各用一個中心段,獲得向上的動力,獲得課本外的知識,既有道德情操的,又有知識見聞的,全面而深刻。最后概括列舉闡述,有點有面。
上一篇:《冬天的回憶》初中優秀作文鑒賞|評點
下一篇:《風景這邊獨好》初中優秀作文鑒賞|評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