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涸轍之鮒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涸轍之鮒:hé zhé zhī fù
詞源: 《莊子·外物》:“莊周忿然作色曰:‘周昨來, 有中道而呼者, 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鮒魚來, 子何為者邪? 對曰: 我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周曰: 諾。我且南游吳越之王, 激西江之水而迎子, 可乎? 鮒魚忿然作色曰: 吾失我常, 與我無所處,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。吾乃言此,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魚之肆!’”詞由: 戰(zhàn)國時代, 宋國有個名叫莊周的人, 家里很貧窮。有一次,他家快要斷飲了, 便去向監(jiān)河侯借糧。監(jiān)河侯是個很吝嗇的人, 他假惺惺地說:“可以。等我今年收了百姓的租稅以后, 一定借三百金給你。”莊周聽了這話,氣得變了臉色。他說:“我昨天來的時候, 在路上忽聽得呼救之聲, 回頭一看, 發(fā)現(xiàn)干涸的車轍中, 有一條鯽魚。我便走過去問:‘你為什么要呼救呢?’那鯽魚回答說:‘我是東海的波臣, 不幸掉在這干涸的車溝里了, 你能給我斗升之水救救我嗎?’我答應(yīng)他說:‘好,我將去游西南方, 引西江之水來迎接你?!V魚氣得變了臉色,說:‘我已經(jīng)快要枯死了,得斗升之水就可活命, 你與其去引西江之水來救我, 倒不如早點到枯魚市上來找我。’”莊周說到這里,嘆息一聲說:“我現(xiàn)在的處境,就同那涸轍之鮒一樣啊?”
詞義:干困在車轍溝里的鯽魚。涸:水干; 轍: 車轍, 車輪壓的痕跡。鮒: 鯽魚。比喻處境十分困難、急待援助的人。亦作“涸轍鮒”。
書證: 唐·李白《李太白集·卷二十四》:“無事灰悲苦,快然涸轍鮒?!濒斞浮秹灐つ壤吆笤鯓印罚骸暗瞬荒莛I著靜候理想世界的到來, 至少也得留一點殘喘, 正如涸轍之鮒,急謀升斗之水一樣?!?
上一篇:成語《流言蜚語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添兵減灶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