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老龜刳腸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老龜刳腸:lǎo guī kū cháng
詞源:《莊子·外物》:“仲尼曰:‘神龜能見夢于元君,而不能避余且之網,知能七十二鉆而無遺䇲,不能避刳腸之患。如是,則知有所困,神有所不及也?!?/p>
詞由:有一次,宋元君睡到半夜,在夢里看見一個人披頭散發進了門來對他說:我一直住在水里,可是余且這個漁人要捕獲我。元君醒來,就找一個占卜的人來問一下。卜卦者說:“這是神龜?!彼卧龁栕笥业娜耍捍驖O人中有一個叫余且的嗎?左右說有,第二天就把余且找來,問他:“捕到了什么?”他說:“捕到一個白龜,周圍有五尺。”宋元君叫他拿來,又想殺龜又不想殺,殺了七十二刀,龜背還沒有一點刀痕。孔子就此事發議論說:“神龜可以托夢元君,卻避不了余且的網;龜背硬得吃七十二刀也無所謂,可是仍避不了腸子被砍出來。即是神龜明知有難也避不了啊。
詞義:神龜明知有難避不了被捕獲,背殼再硬也不能保住腸子被砍出來。比喻難不能避,禍不能免。
書證:唐·白居易《答〈桐花〉》:老龜被刳腸, 不如無神靈。雄雞自斷尾, 不愿為犧牲?!?
上一篇:成語《老而不死是為賊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耳濡目染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